• 4

開槓!來聊聊 "老一輩攝影工作室" 的興衰起落吧。

歐雞丁 wrote:
年輕客人: 攝影師, 我這產品有些瑕疵, 可以拍嗎?
老牌攝影師: 拿新的來
年輕客人: 這不能修嗎?
老牌攝影師: 我是攝影師不是美工,我不會修
年輕客人: .....


就事論事的話其實攝影師這樣說也沒錯

不過臺灣的職場生態常常會有沒概念的客人過度侵犯專業領域

總是認為凡是花了錢就可以要求別人包山包海...

咆哮的惡魔 wrote:
就事論事的話其實攝影...(恕刪)


唉..
以競爭力來說
為什麼老一輩的攝影人會逐漸被逃汰
現在有攝影需求的客戶胃口越來越大
1.隨拍隨看馬上調整
2.創造力, 新頴的構圖
3.依客戶需求拍出客戶滿意的
4.越來越多的攝影師都要會修圖

許多的老攝影人,心中都會把自己放在某個位子上
無法放下身段去做某些事
我覺得這些是我觀察到及聽到的主因吧!
這也是事實沒錯...

不過很容易被懶人拿來當成逃避自己責任的理由...

凡事反正就是一推三四五...

凹到後來還會覺得理直氣壯...

當這種人變成相對多數時...

就是整個市場沉淪的臨界點了...

很難逃過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惡性循環

長遠來說對兩方面都不是好事

所以不論那一方對於自己的立場都要有所拿捏吧?

說不定那客人對修圖也完全沒概念...

很嚴重的遐疵他也覺得應該兩分鐘就能修好...

凡事總該有個限度...但現今社會上似乎有很多人心裡已經完全沒有那條該有的界線了

所以常常會聽到很多駭人聽聞的故事



其實只要價格有到位..別想著付陽春麵的錢卻要人家端牛肉麵出來...

應該也沒人會想把生意往外推的...

除非對方真的完全不會修圖...

不然也很可能只是不想做白工的推託之詞
咆哮的惡魔 wrote:
很難逃過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惡性循環

似乎不止攝影,各大產業都有這問題!
不過搞藝術的,尤其創作方面,都會有藝術家風骨。

我想攝影產業要走下去,多方的整合是必定的,
業務能力、資訊能力、攝影能力、審美能力...
都不可或缺。
天底下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永不衰退的,連當國王都會被給改朝換代,只有去適應時代才能生存,數位時代的變化速度比類比時代快,總說一句要能適應時代才能存,至於方法就各自所摸索吧!
前一陣子
因為工作的關係
回到十幾年沒回去過的商攝公司
看著景物依舊
相機全非
原本架在雲台上的4x5相機
跟老戰友mamiya~fm2
也都封箱了
取而代之的是5d2
跟645d
攝影產業在這十幾二十年之間
產生的劇變
對我而言相當巨大
原本壓力最大的底片拍攝
卻是我現在懷念的過去


作手... wrote:
似乎不止攝影,各大產...(恕刪)


這位大大說得有理

藝術家風骨是啥?
能夠當飯吃嗎?
能夠挽回什麼東西嗎?
也不能改變這個行業。。。

服務業的本質就是這樣,你無法滿足別人的需求,就只能回去吃自己。

當然,那些奧客是不在這範圍裡面的。。。XD
shiriliong wrote:
這位大大說得有理藝術...服務業的本質就是這樣


並不是所有行業都算服務業

雖然現在很多行業都不得不加上一層服務業的外殼

但技術性工作的本質終究還是在技術上

物理定律遇到客人是不會轉彎的...就算對方肯砸錢也一樣

客戶地位無限上綱對客人來說很爽

但有得必有失...不見得是好事...
前些時間看我老師的攝影展,真的是讓我下一大跳,都是二十年前以上的攝影作品,真的拍的超好,但我認識老師近十年從來都沒看過他在拍照,(因為都叫我去幫他拍).

最近他換了iphone4s 跟我聊到,iphone4s的拍照功能讓他重拾了攝影樂趣,因為數位化時代的轉換,讓他變得不會操控相機, iphone的相機 跟相關的軟體簡化了數位化的操作.

我只能說攝影的數位化時代改變了不少人也造就了不少人...我還蠻有幸的經歷過度這個過程.

小葉叔叔 wrote:
原本架在雲台上的4x5相機
跟老戰友mamiya~fm2
也都封箱了
取而代之的是5d2
跟645d
攝影產業在這十幾二十年之間
產生的劇變
對我而言相當巨大
原本壓力最大的底片拍攝
卻是我現在懷念的過去


過去的都沒有過去!
只是"看"的方法改變,大部分人看到的是數位的方便(螢幕)

端看您要不要"撿"起來!


加油
平安、健康最重要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