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揚 wrote:常曝曝光2小時可以泡...(恕刪) 風大 你再看清楚點樓主並不是用疊圖的方式他是利用第一張先用高ISO 大光圈先拍一次取得正確暴光後再利用這次結果換算成低ISO 小光圈值後得到要曝光的秒數
dd0925 wrote:我對於測光這點,有不...(恕刪) 呵呵~~所以你沒有看懂我用的不是相機的測光我是以極限參數來"試拍"~最大光圈級最大ISO~然後測試秒數要幾秒才達到正確曝光也就是說~這幾秒鐘可能是經驗~也可能是瞎猜對不到焦~是一定的~~因為我說要手動對焦喔
建議拍星軌時不管多冷,人都要坐在相機旁過年時我到五峰鄉露營兼拍星軌想說參數設定好快門線給他按下去後就回到營位上烤火取暖(當晚山上氣溫約8度)結果有野狗把我腳架撞倒了雖然是草地10-22還是修了3500. B+W保護鏡也傷到了給想拍星軌的一點建議就是人最好都守在旁邊如果是三五好友一起去拍是最好了大家一起等一起喇塞時間過比較快側邊磨損只影響外觀正面有有一點小傷但拍起來不影響成像還好有保護鏡保了前玉
林摳規 wrote:請問大大需要用什麼模...(恕刪) 晚上拍這麼一大片黑的景,各種測光都會失準我個人也是覺得先把相機、鏡頭的性能(iso、光圈)都開到最大拍一下再來調快門用m模式,也不用管它測光要測啥點,就拍了去搭出自己想要的組合就ok。這個測試裡快門越短越好,反正不是正式要用的不用管會不會有雜訊,且多少省一些電 (快門越長機子開越久耗越多電,吃到後續實拍的電力)決定出一組值後再來推算同個曝光值的不同iso/光圈/快門組合不過也要注意電池的續航力,不要定個兩小時結果電池撐不到就GG啦.....要長曝,iso值儘量調最低,稍微高一點曝久一些雜訊都會跑出來到時天空就有一堆綠綠紅紅的星點了 (另一種美!?)
林摳規 wrote:請問大大需要用什麼模...(恕刪) 用"試拍"測光喔~~相機的測光最多可以測到30秒~而且幾乎全黑的天空根本測不準一切都是試拍才可以知道的所以使用"極限參數"~最大光圈~最高ISO然後去試曝光時間需要幾秒~最後再反推你要的參數
樓主大大請問一下小弟我拍天空只有曝過幾分鐘,長時間的實在不是很有經驗據小弟了解通常拍很多張來合併,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長時間曝光會產生噪點的問題天文攝影其中一個除噪的方式就是把鏡頭蓋起來,在全黑的情況曝光一段時間取得暗電流的檔案來做雜訊校正我們相機也是做這種事情,所以會等很久關掉長曝除噪,然後又一次曝光很長的時間,應該雜訊也蠻多的吧?在都市內拍的,曝個一分鐘意思意思
motomane365 wrote:非常棒的建議~~自己...(恕刪) 還有高山天氣通常比較低保暖裝備要準備好最好能用保溫瓶裝壺熱茶很有用中低階的機子長曝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或是每張曝10分鐘,曝個3~4張後再回來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