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鏡頭裝在機身上時,都是開放光圈的!拆下來光圈會縮到最小!據說是讓光圈葉片上的油,不會積在一起!而且彈簧好像是最鬆的狀態!所以我都是習慣把鏡頭拆下來!不過我鏡頭前後蓋都蓋著!防潮箱只是維持穩定的乾濕度!即使都放防潮箱,還是有發霉的可能!蓋不蓋我覺得意義不大!倒是要常把相機鏡頭拿出來把玩,讓裡面空氣流通,比較不容易發霉!
mingqwan wrote:我買防潮箱之後就順便買了防滑墊了...(恕刪) 那種東西久了會跟橡膠件起化學變化互相作用, 小弟的錄影器材(SONY民生用3~4台)長眠之後, 接目罩, 介面蓋, 手腕帶不是龜裂斷裂, 就是黏稠, 止滑墊壓扁, 格狀清清楚楚"烙印"在機身上.別以為放進防潮箱就一勞永逸了, 黴菌才是鏡片的殺手, 就算防潮箱裡也照樣發生, 所以才會有"防黴"產品, 是要搭配防潮箱使用的.
alex1973 wrote:我以前都想說一般鏡頭直放比較穩 (長砲不算), 至少不會碰到就滾來滾去. 如果要橫放的話有一種用類似泡棉材質的波浪型墊子可以使用這樣子鏡頭就可以穩穩的平躺 ,不用擔心一碰到就會滾動
小弟私以為,都只是奇蒙子的作用而已....把溼度控制好,放進去之前作好基礎清潔,基本上就沒差了機身鏡頭分開,如果放進去之前有濕過,如雨天使用或用清潔液清潔完是應該要先拆開放,讓滲進去的水氣跑出來直放橫放,直放造成變焦機件的壓力朝下,造成損壞我覺得,大家出門背相機包,不管大咖小咖包或背包,鏡頭應該幾乎都是直放吧走路的時候甚至跑動搖晃,這造成的上下壓力,絕對比靜置直放來的大的多很多不然就是背相機包的時候不要跑步....至於有大大說的止滑墊,這個真的要注意這類材質久了會變質膠化,會在橡膠或塑膠類產品上留下清楚的印記或殘膠,不好清喔就跟橡皮擦一樣,以前的橡皮擦可塑劑含量高(現在有新規定了),跟橡膠塑膠放一起就會一起變質有放止滑墊的要注意一下,一段時間記得更換....至於光圈,就小弟粗淺的了解,現代鏡頭應該是沒的選擇除非用暴力讓它縮小(按景深預覽然後拔鏡頭),不然閑置應都是處於最大光圈狀態手動鏡頭可以手動控制光圈,一般常見都是用一個彈簧組件來控制光圈葉片有聽說久了會造成彈簧鬆弛,導致葉片開闔不順不過好像不是每顆鏡頭都是一樣的構造,有的是彈簧拉長才收葉片,有的是反之所以怎麼放還是得找找資料,不然擺反了反而更傷...(有另一說法,彈簧如果久置不動,其實拉緊跟放鬆一樣都會造成疲乏....)以上供參...
keii_soh wrote:別以為放進防潮箱就一勞永逸了, 黴菌才是鏡片的殺手, 就算防潮箱裡也照樣發生, 所以才會有"防黴"產品, 是要搭配防潮箱使用的 放在防潮箱裡還會發黴, 應該檢討的是你買的防潮箱是否故障,或是溼度設定不對.原則上只要空氣溼度低於60%就不會發黴,美術館, 博物館都只控制溼度,哪有搭配什麼防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