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安全快門取決於實際焦長還是等效焦長?

Cudacke Dees wrote:
都說了視等效焦長了,
當然 8mm 的鏡頭安全快門不等於就是 1/8 秒.

嗯?8mm 是實體焦長還是等效焦長

roachc wrote:
嗯?8mm 是實體焦...(恕刪)

roachc兄:

那應該都是實體焦距,因為目前還有哪一家可以做到等視角8mm鏡頭,那樣實體焦距是非常短。

因為設計給135片幅使用的8mm可必定是全魚眼鏡頭,大概就是像CANON 9-15或NIKON AIS 8mm
等全魚眼鏡頭。

roachc wrote:
嗯?8mm 是實體焦...(恕刪)


風輕揚wrote:
安全快門取決於你雙手的穩定度.....不是甚麼焦長....
否則8mm的鏡頭....安全快門是1/8秒....你信嗎???


你慢慢看.
「若把 50mm 的鏡頭接在 APS-C 片幅的相機上,請問安全快門是 1/50 還是 1/85 秒?」

答案是﹕1/50 秒。

重申一下,安全快門只是參考值!(各人體質不同,如患有肌肉無力症 )
我覺得實體或等效根本莫衷一是

不然小DC為啥手持1/4秒就有可能成功(等效焦長25m,實體焦長4.1mm),快門要能到1/25就可以不太在意手震問題了→隨手拍就好;而拿台APS-C,16mm(等效焦長24m),1/15手持是有可能成功,但要很小心,用1/30才比較安全;到了FF,24mm手持1/30成功,很開心(表示有練功),通常1/50才比較保險....望遠端則又是another story;好比200mm 1/200sec就不一定成功了(APS-C),但只要是拍不成功時去問人,保證跟你說[要看等效]

roachc wrote:
PS:一般來說,是用等效焦長,還必須考慮畫素密度!


正解

安全快門是一個客觀的數據,考量了"多數人"的手持穩度下

多高的快門能夠拍出清晰的照片

照片,假設紀錄的畫素無上限好了,在有振動的狀況下拍攝影像

經過放大最終一定也會顯得不清晰,一般講的安全快門都是在135時代最大放相尺寸而言


現代的一些中片幅或者是高階的135數位全片幅的高畫素,也是會使得照片"不容易清晰"的

(其實多數拍120或更大片幅的人也是都上腳架阿... 對他們而言一點振動都不行 )

既然放大會不清晰,片幅小也等於格放了鏡頭中央

不也是所謂的放大? 所以當然是等效焦距倒數了

但也只是一個大略的數據,不是人人都一樣


雖然不是人人都一樣,但是強調沒有安全快門這回事實在也很瞎 ...
SilverEarth wrote:
一點振動都不行

所以,除了三腳架要穩以外,
高階 SLR & DSLR 還搞一個東西,叫做「反光鏡預鎖
Cudacke Dees wrote:
你慢慢看....(恕刪)

我終於瞭解為啥有人會被稱為「牙籤」了

話說:我實在看不懂拍那麼清楚的一排男人的光屁股的普通相片有什麼重要性?

azuki21 wrote:
「若把 50mm 的鏡頭接在 APS-C 片幅的相機上,請問安全快門是 1/50 還是 1/85 秒?」

答案是﹕1/50 秒。

重申一下,安全快門只是參考值!(各人體質不同,如患有肌肉無力症 )


謝謝,這是我想要知道的答案。

當然也謝謝其它各位前輩們的熱心解答,讓我獲取額外的知識,在此一併謝過。

p.s. 發文時心算錯誤,應是 1/75 而不是 1/85。

joshwang wrote:
若把 50mm 的鏡...(恕刪)


這有很多因素要考慮吧

1. 手或腳架的穩定度 (這項最重要)

2. 等效焦段 (1/焦段)

3. 鏡頭設計 (防手震等)

4. 放大倍率 (微距攝影很注重)

5. 相機片幅與畫素 (200萬畫素和2400萬就天差的遠了)

5. 相機和鏡頭重量 (太輕的容易晃 太重又拿不動)

6. 反光鏡預鎖與否 (長焦段注重)

不過安全快門本身就只是個參考值而已

有時候拿穩一點 200段 無IS 1/15 還不是沒有手震

但有時候請路人幫忙拍照 18端 有IS 1/125 也是手震給你看
Canon 550D + Sigma 30 f1.4 + 18 55 IS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