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認為「攝影」,字面上的解釋很簡單,就是記錄光 (photo 光 graphy 寫 繪 圖表)
所以何謂攝影師? 我們對「師」的定義,就是專家或有專門技術的人:教師、醫師、律師
廣義的說,還有成為「榜樣」的含意
所以就是懂得運用科學方式來記錄光
在以前的年代,相機很簡陋,所以拍照的過程很繁複,因此需要「師」這樣的人才會拍
現在,只要打開開關,按下快門,就可記錄光
因此
在記錄光這個部分,技術門檻並不高,攝影「師」的稱謂也就有點變形了
2. 我認為是一樣的,單就攝影的狹義解釋,都是把光記錄起來罷了
3. 攝影是很單純的,是記錄當下這個場景
但是很多人會去刻意矯作,把當下這個場景作些安排,把燈光安排,場地安排,主題安排,人物安排
那到底這是「裝置藝術」的記錄?還是「攝影」?
該記錄光,但是光是人造的。遇到自然光,則用調角度和反光版作矯正、或上外閃補光加光加陰影
我覺得,這邊分為前置和後製
按下快門前的一切安排 vs 成為一張色彩學的圖片後,再給予調整色彩明亮、改變幾何、改變取景範圍、合成原本為出現的光線。
也許現在的人,把攝影廣義定義為這樣吧。
但是每個人的廣義的範圍又不同,才導致這麼多的紛爭
衍生一下,所謂攝影的技術,若撇開你去控制相機以外的光、物品、道具(自然或非自然)、人物(表情、動作).....等等等的之外
你需要思考的,其實就只有:光圈、快門、和視角
也就是要決定你想要記錄下來的這「瞬間」到底要多長:1/500秒、1/30、還是1.5秒.....
其他關於「攝影」或「拍照」,我覺得追根究柢,其實只有兩個字:
就是「討喜」
討誰的喜?一開始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
當網路發達後,慾望變高後,就是討喜你的觀眾,
當人捧你喜,你覺得要拿個什麼證明,就是開始要討攝影比賽評審的喜
然後最後返樸歸真,你會想要討「你自己」的喜
我想,大抵上大部分人追求的所謂的「漂亮的照片」:飽和,清晰,鮮豔,美麗散景,主題特別少見(國外旅遊攝影),人物漂亮,角度特別......
都逃不出這個目的吧......[討喜」
omio wrote:
近日有新機潮,各家的...(恕刪)
回歸正題: 各位可否訴說:
1. 你對「攝影」這兩字的理解
2. 你認為你自己在「攝影」,還是在「拍照」
3. 你認為你在「記錄」,還是在「創作」
說說自己的就可,不用批評別人的
1. 你對「攝影」這兩字的理解
A:這個就看使用的器材是什麼,用眼睛看或是用筆畫或是拿相機拍。
2. 你認為你自己在「攝影」,還是在「拍照」
A:拍照。
3. 你認為你在「記錄」,還是在「創作」
A:單純拿起器材->記錄。不光拿起器材還東調西調->創作。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http://propc.pixnet.net/blog/post/28282775
自我價值的展現,好像也是蠻重要的一環
不光是攝影,所有的藝術創作應該都有這一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