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的細節都因曝光時間過久而失去...
所以小弟有個疑問...當天天空沒有什麼雲彩,只有霞光,有必要縮很小光圈來長曝嗎?
f8~f11間的光圈應該也可以拍吧? iso也可以適時(看情況)提高至400畫質應該都還ok~
因為如果可以把快門時間留在兩秒以內,水面細節應該可以保留更多,不會一片白,天空也有霞光~
不曉得兩位在拍攝時有上CPL嗎? 建議拍攝此類似景(有水面的) 裝個CPL很好用^^
以上是個人意見供參考~
但是運用不同的曝光值組合來表現同一個景物,就會有不同的感覺表現,
以下照片作例子說明...
這張的水面波紋就是我說的留住細節,快門1/5秒...
1)

回應 mjohns 大所提的水面如鏡...底下兩張應該比較有水面如鏡之感,
以及上面我提到水面曝太久一面白的意思是指--沒有明暗的層次感,沒有細節~
其實要長曝也是可以,但要用慢快門來另外製造細節出來,
兼且利用黑卡搖出明暗的層次感(如照片6,照片7)~
拍攝技術是死板板的東西,但如果一味的老用同樣的方式去拍不同的景,
那未免有點可惜...有關AKJimmy大的黑卡,搖黑卡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有黑卡先搖再按快門,也有先按快門再刷,不同快門時間有不同的刷法,
又或者黑卡的抖動頻率及伏度也是不同刷法~
以上僅為討論攝影,希望沒有得罪各位攝友,
我可不想這篇又變成"失焦之美"大樓~
ps...(照片全都有刷黑卡,原jpg圖檔縮小、加框印字無後製)
2)

3)

4)

5)

6)

7)

8)

selensu wrote:
攝影當然沒有一定的規...(恕刪)
Selensu大,您說的真的沒錯,黑卡搖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種,會因時因地而制宜
因此我才會用黑卡的操作,而不是用搖啊或刷的措詞!畢竟每個人都一套自己的方法.
不過話說回來,黑卡的操作也不是非用如您所說的那麼複雜的方式
黑卡是一種理論,一如漸層鏡的作用,最終的目的無非就是讓畫面各個區域獲得您想要的曝光量.
只是使用黑卡來控光會變得更有彈性.
用您最熟練,最簡單的方法去捕捉您想要的曝光量.
回到樓主的主題,我想要建議樓主的只是:
"拍攝時盡量保留所有的細節資訊,才有可能獲得色彩飽和,細膩度足夠的作品"
要如何保留所有的細節資訊,我想這應該是屬於另一個議題了!
至於每個人要如表現自己的作品風格,純屬個人的喜好了!
若有錯誤,尚請前輩們不吝賜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