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縮時攝影 試拍,,,

定時器是要另行買的。
trans0 wrote:
經過一兩個月的 研究...(恕刪)

trans0 wrote:
經過一兩個月的 研究...(恕刪)
準備器材:

相機(可設定拍攝張數與間隔時間,大部分目前是用快門線外部控制)
快門線(配合上點,網站上可買到副廠快門線 JJC 多功能電子快門線)
腳架(要穩鎖的緊,些微的角度差異在縮時影片上都會很明顯)
記憶卡(容量最好有16G或32G甚至多張,寫入速度最好能是Class4以上)
漸層鏡(畫面反差大時使用,黑卡不可能搖的都一樣)
減光鏡(盡量使快門慢於1/40秒)
後製軟體(Lightroom3與VirtualDub<MSU Deflicker外掛>或可支援縮時剪接的軟體)


縮時攝影建議拍攝RAW檔,雖然很吃記憶卡但後製上會有很大幫助。

減光鏡可能有些人會疑惑,這一點關係到"畫面每秒張數",盡量不能讓快門速度"快"
於1/40秒,不然畫面的流動感會比較不順暢,適度的移動模糊串接成影片反而會是很流暢
的影像。

漸層鏡要注意疊超過兩層就極有可能有色偏出現,當然這部分後製軟體可以救,這也是為
什麼要拍攝RAW。


VirtualDub<MSU Deflicker外掛>這東西前者是剪接影片軟體後者是此軟體的外掛,用處是
消除單眼拍攝縮時攝影所造成的一個現象:閃爍(flicker)
flicker現象說明顯也不至於,但只要稍微提醒你畫面有在閃,你就無法裝沒看見,畫面會
有些微的亮暗在閃動,有人可能認為是使用AV模式,其實用M模式也會只是比較輕微,這是
因為目前的鏡頭光圈都是機械自動開闔的,每次的開闔並不是那麼精準,雖然單張看不出來
,但串接成影片就很明顯。

解決辦法有:
1:使用可調光圈的老鏡頭(光圈不會一直開關)
2:使用最大(小)光圈(看廠牌,有些鏡頭本身是定在最大(小)光圈,也就等於不用開闔光圈。
3:後製軟體(VirtualDub剪接軟體的外掛程式MSU Deflicker或...等)


拍攝模式:

Av:光影變化大的時後,例如日出或黃昏
M:大部分光線變化不大時使用。

間隔時間:

通常2~5秒可以吃很多情況,端看你想表現的主題移動速率,如雲變化很快可以用2秒。
影片製作時可以選擇影片每秒張數,通常建議是每秒23張畫格的速率,不過不是絕對。

每5秒拍一張,一分鐘12張,一小時720張;如果欲製作每秒23張畫格的影片,
也就是說拍攝一小時只能做31秒影片。

通常同個畫面盡量拍滿10秒,後續剪接比較好。

初階練習:

打開窗戶對準天空拍攝,製作成影片。
沒錯。我就是不能忍受閃爍。所以用手動鏡。以及把16-35mmL II 給拆了。改成可以手動。並用 m 模式。這樣完全不會閃。不需要再後製。 我的軟體沒有deflick 的功能。
最後3秒,左上角是飛機還是UFO?

trans0 wrote:
我的經驗是 每一到五...(恕刪)
400-100張......快門殺手...
http://www.flickr.com/photos/never_house/
好棒的成品,我的新手500D也來摸索
拍的很棒,謝謝分享,有機會我也想來試試看

悠游魚 wrote:
準備器材:相機(可設...(恕刪)


目前拍縮時我都是設定在最小的圖像大小在拍的..
就算如此還是超出FullHD的大小 ~
拍raw檔我覺得太累了吧..
往往一拍下來都是幾百幾千張的..要調到何時...
我的部落格 *桔子本舖* http://blog.xuite.net/jyi.shieh/jyi

trans0 wrote:
經過一兩個月的 研究...(恕刪)


請問大大您是使用什麼軟體後製的呢?

因為我最近也有拍一組照片

只是不曉得要用什麼軟體接起來。

悠游魚 wrote:
準備器材:相機(可設...(恕刪)
.

感謝大大分享 找機會來試試 XD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