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引用已故大師發表過的作品會有侵權問題嗎?

人總是給自己找理由.....出了問題在01有誰會幫你

法令也只看對自己有利的部分.....這才是狹隘

有本事就說大膽去用,出了問題你負責...



風輕楊數位影像工房 http://www.windflow.com.tw
感謝各位的回覆。
尤其其中好幾位更是我偷偷學習以久的前輩,說這是小弟最光榮的一帖也不為過

我試著歸納各位前輩的說法,寫下我的理解,因為資訊量很多,有點難以消化...
如有錯誤還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1.按照法令,大師的遺族或基金會是有權主張著作權的,如果大師過世的還不夠久。而你用了,對方又真的要跟你計較,那就吃不玩兜著走...

2.但是依照我國的著作權法,規範了各種豁免的狀況。假如真的被告了,也有機會對方會告不成

3.國內目前的現況是對於國外大師的作品或言論的引用,並沒有真的很按部就班的照程序,要求對方的授權。而這種情況普遍出現在學界及展覽當中,並且沒有發生過對方主張權力的例子?

也就是說,最正確的作法是要求人家的授權。但很多人沒有這麼做:
一來是使用狀況上並沒有損害到對方權益,也沒有營利。
二來是授權難度頗高?
三是...不容易被抓到也不容易被告成?

這是我看到目前的理解,如果理解力很差我自扁...
學術用途的引用可以不經作者授權
如果你是要用在論文或者期刊報告,原則上都是可以豁免

個人部落格其實是個模糊地帶
如果你都沒有外掛商業廣告欄位,純粹個人抒發或者攝影家介紹
請先在你的部落格內做好宣告動作,表示非商業立場
我的見解是可以引用,但盡可能就是一~二張
當作你文字上必要的註解

當然這個做法可以技巧性的透過超連結閃過去
超聯的對象最好是.org的組織
寫個信打聲招呼是禮貌性做法,或者查詢一下對方的第三方授權協議怎麼進行
當然你有可能會遇到不給連的情況,只能變叉燒包時再換一個

如果你想要玩陰的
那就是直接買他的攝影集,翻拍該書籍的內頁(不能裁切畫面)
這樣的操作是可以的,因為賣書介紹都可以合法引用內頁(10張以內)

就看你要不要這樣用了
不就法律面來看, 為何一定要引用大師的著作?
如果是要發表自己對影像的看法,那就自己拍出來
要能說就要能做,不要拿大師的圖來突顯自己的能力

還是你是想要發表對大師著作的讀書心得?
是要翻譯大師的論述?
太多這樣的人了,只是翻譯論述或是發表讀書心得
那都只是學生在做的事

不要當一台翻譯機,當翻譯機對你不會有增進的
TonyChenn wrote:
如果是要發表自己對影像的看法,那就自己拍出來
要能說就要能做,不要拿大師的圖來突顯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夠超越Joel-Peter Witkin,我倒滿歡迎你自己來
藝術評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也請不要抹滅他人的努力

TonyChenn wrote:
不就法律面來看, 為何一定要引用大師的著作?
如果是要發表自己對影像的看法,那就自己拍出來
要能說就要能做,不要拿大師的圖來突顯自己的能力

還是你是想要發表對大師著作的讀書心得?
是要翻譯大師的論述?
太多這樣的人了,只是翻譯論述或是發表讀書心得
那都只是學生在做的事

不要當一台翻譯機,當翻譯機對你不會有增進的


如果要解釋18-19世紀的畫義主義攝影思潮的衰落,寫實主義的興起,在講到之後的"後期印象化主義"...

...完全沒圖當然也可以去分析...只是看起來會很"乾"...

所以並非如你所想的那樣。
能自己拍的我都自己拍了,別人的我也從來都不會當成自己的,更遑論專程為了別人拍的照片為文。
只是因為有說了一些故事,沒有配上圖,看的人根本無法分辨各種主義下的作品風格差異。

而因為這篇文最終目的是探討攝影是否有所謂"紀實性"以及後製的定位。希望能轉帖到M01讓前輩們指正並互相討論,擔心貼上論壇會有侵權問題,故有此一問。

無論是翻譯機、凸顯自己能力、還是讀書心得,這三個指控,只能說很可惜都沒說中...
講得直接點,在什麼東西都沒看到的情況下,大哥您怎麼能炮得這麼有自信?
infoto wrote:
學術用途的引用可以不...(恕刪)


感謝infoto大哥不斷的指導,讓小弟感受到什麼叫不恃才而矯的謙謙君子

小弟大概知道做法了,使用超連結比較不會有問題。

要貼出來討論前我再全部改成圖片超連結。

雖然畫面看起來會比較乾,不過因為我完全沒有拿大師的圖來突顯自己能力的想法,所以只要能達到思想傳達的效果就好。

謝謝幾位前輩與infoto前輩一再的指導,謝謝!

manabu2 wrote:
如果要解釋18-19世紀的畫義主義攝影思潮的衰落,寫實主義的興起,在講到之後的"後期印象化主義"...

去圖書館找看有沒有這本書:Alfred Stieglitz: Camera Work,它就夠寫一本報告了。這本是Camera Work所有文章和照片:Stieglitz: Camera Work (25th Anniversary Special Edtn),它包含所有畫意攝影的主要論戰,要了解畫意攝影的人不可不讀。看看封面的照片,今天拍人像的人可做得到?Stieglitz在早期還辦過叫做Camera Notes的雜誌,請看Alfred Stieglitz's Camera Notes

畫意攝影並沒有像大多數人說的那樣、寫實派出現就死了;Pictorialism into Modernism: The Clarence H. White School of Photography很值得一讀,相信您知道Clarence H. White何許人也。


路過,做個記號~呃~話說傳道、授業、解惑這檔事~溫潤一點比較好~

manabu2 wrote:
有個問題想請教了解這...(恕刪)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haytt wrote:
話說傳道、授業、解惑這檔事~溫潤一點比較好

說得沒錯,但這只適合了解尊師重道的學生和求知者,佛法再高、佛門再廣,也只能度有緣人。對無緣者或執著者,金剛怒目或當頭棒唱也不失為傳道之法,禪宗用之久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