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產房攝影的問題!

要先確定產房能否帶攝影器材進去喔。

小弟家裡的皇后上個月生下小王子,
興沖沖帶著我的50豬陪皇后待產,
到了待產室才看到產房門口貼著禁止攝影的告示牌,當場就有點小小失望。
不過還好,小王子推出產房第一時間,就可以拍了。

ps1:家裡的皇后是在竹北的東x醫院生的。

ps2:我想我還是沒有勇氣看著皇后一邊受苦受難,
還能氣定神閒的一旁在旁邊找角度拍照吧。
如果我能做到這樣的境界,套句侯文詠在「親愛的老婆」的說法,
這樣可能會被旁人罵沒血沒累的冷血動物吧。。。。。
感謝上述幾位大大的熱心分享與祝福,
看來大部分的人都是帶DV進去,
再視情況用腳架或手持的方式拍攝,
等小baby出生後再拍攝幾張關鍵特寫,
當然DV帶或電池都要帶夠才不會遺憾
我們打算在中山醫院生,如果自然生好像可以帶DC或DV進去,
這點我們會再跟醫院確認一次!

小弟只有DC沒有DV(這幾天打算新購Canon S3或Sony H5),
因此打算以拍照為主、攝影為輔,
這兩款錄影儲存格式都頗佔記憶體,
但因有其他考量,所以考慮這兩款,
原先計畫是待產時拍一段影片,進產房後拍一段影片,
小孩出生那剎那拍一段影片,中間則用拍照方式串場。

看大大們前面提到第一胎通常都是手忙腳亂,
別說沒時間跑來跑去,搞不好騰出單手來拍攝都有困難,
說實在話,小弟也很擔心在老婆呼天搶地喊痛時,
上面的計畫能不能順利執行,真傷腦筋
真的得買台DV用腳架拍攝嗎???

附帶提供一個消息,前兩天走進天母fnac躲雨,
發現Sony R1竟然大降價只要22900呦!
聽店員說是因為α100上市的關係,
真是讓人心動的價格啊(可惜沒錄影功能)!
如果你在彰化,我的TRV-50倒是可以借你,錄影跟拍照感覺真的差很多...有聲音的連續影像,棒!

我還有一個DV專用腳架,ZOOM的速度不至於太快難控制!

DV要有心才去買,不然用到的機會比起相機,少太多了!把錢省下來去買DSLR才是真的!

等D80出來,應該可以承接便宜二手D50,加上50/1.8,再買個SB-800就OK啦!
嘿!幫我擦大便的那位仁兄,Mobile01感謝您~
感謝presario2833兄的熱心忠告,您女兒好可愛喔!

D80?D50?那是最新出來的嬰兒奶粉嗎
我什麼都沒看見、我什麼都沒聽見,
在01出沒能忍住不敗DSLR蠻難的,
光速逃離DSLR勸敗聲

presario2833 wrote:
如果你在彰化,我的T...(恕刪)
昨天去醫院上課, 發現產房內通常不是很寬敞且放了些儀器設備,
醫護人員又多, 若用腳架會不會很難找到取景的角度或容易被擋住呢?
若是手持, 一邊要陪產加油打氣一邊還要搶拍baby出生的畫面,
好像難度也很高(大概會嚴重手振吧), 實在有點傷腦筋!
有朋友有空閒的話還是請狐群狗黨們幫忙吧~~

上個月就是去幫朋友一起照他家的小朋友,雖然小弟剛敗DSLR技術...嗯~~很不好

但是秉持著亂槍打鳥總有幾張能看的~~還是硬著頭皮上場幫忙了.

不過是剖腹生產,不准進開刀房......

所以只有在生出來後檢查小BABY有無外觀上的異常時候能拍小朋友.

那個時候我朋友何止嚴重手振.......他整個人都在抖~~~

所以啦~~好險有我在旁邊護航,沒有錯失良機.

不過護士小姐倒是說了一句話,差一點讓我笑場

護士小姐:『先生有屁眼喔,請確認一下』

我朋友:恩恩恩~~~(已經退化到單音節動物,不管問啥都回答 恩)

我:............

不過護士有點緊張,可能是不善於應付鏡頭
(廢話..誰一出門看到2台DSLR一台DC一台DV一直拍,誰不會被嚇到)

還有..記得帶大光圈鏡頭(不能用閃光燈)、小樓梯(高度是很重要的~沒有就在現場找椅子吧)、冷靜的操作DV親友(因為那天操作DV的北七傢伙..因為顧著看BABY都拍到護士的腳)
marketer wrote:

昨天去醫院上課, 發.

小弟只有DC沒有DV(這幾天打算新購Canon S3或Sony H5),
因此打算以拍照為主、攝影為輔,
這兩款錄影儲存格式都頗佔記憶體,
但因有其他考量,所以考慮這兩款,
原先計畫是待產時拍一段影片,進產房後拍一段影片,
小孩出生那剎那拍一段影片,中間則用拍照方式串場。

..(恕刪)


建議如果是初學的話還有方便性考慮可以往sanyo mpeg4錄影下手!不然S3也可以
買2G記憶卡兩片!

自然產過程約15分鐘!但是等待的時間羊水破到生產時間你可能要耗上8小時以上!
因為你是第一胎,媽媽會特別痛!類似大便大不出來的來感覺!有些人會想咬人!打人!

老婆在痛你還在悠閒的拍照片恐怕日後會罵死!如果能找一個已婚女性幫忙安撫媽媽或幫你拿DV或DC這樣比較妥當。

因為老婆受難時沒有安慰與關心!只顧拍小孩!恐怕會被埋怨!
因為生產時間不一定!有時候要等上好幾個小時等產道打開!這時候醫生通常會加一些藥控制!子宮收縮的狀況!
如果加速這個過程會導致痛的狀況加劇!你可能半夜生也可能白天生所以一切已快速方便為主!
所以DC DV用錄影比較好!推出來之後不開閃燈拍攝為主!

升級DSLR日後再升級就可以!
DV品質好但是需要比拍攝多三倍以上整理帶子!
DC錄影簡單方便
聽人家講最好不要正對著產道拍,
一、太恐怖了,也太血腥了,有很多男人真的受不了這樣的畫面,以上聽朋友轉述醫生的建議。
二、看過那樣的畫面後會影響日後的性生活。

我個人看法,
1.從側面拍又可以忠實記錄又不會太恐怖,
2.不然你就站在你老婆的身旁,可以安慰你老婆<--第一要務,一手拿著dv又可以操作,中間可以停一下不拍,生出來的時後從上往下拍又可以清楚拍到小孩出生的過程,又不會拍到很恐怖的畫面,除了會有點手痠應該是不錯的方法,每種情況拍一段,也不用拍的像監視錄影帶的樣子。

其他方面可以參考其他網友的意見。
這是很久以前寫的東西,從這邊轉貼來的

基本上,你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會從老婆(或是醫生)那邊知道這件事了,所以會有很充裕的時間準備需要帶的東西.住院要用的東西我就不提了,想知道的人自己去買本"嬰兒與母親"之類的雜誌來翻翻.如果你想拍點老婆在待產室痛的半死的照片,將來在女兒/兒子上國中的時候好拿來告誡他們,下面是你該準備的東西:

1.相機:任何相機都可以,越便宜的越好,最好是連鏡頭變焦功能都沒有的小傻瓜.要確定你知道要怎麼關掉閃光燈,在產房裡使用閃光燈可能會引來緊張的(準)爸爸們一頓痛毆.
2. 鏡頭:如果你無論如何都要帶著那台功能齊全,防濕防塵,超音波馬達光速對焦,每秒可過片幾百張,幾乎跟小寶寶一樣重的單眼反光相機的話,建議只要帶 35mm以下的鏡頭,而且不要帶第二隻鏡頭.相信我,當老婆痛到哭天喊地的時候,如果你還在慢條斯里地換鏡頭可能會導致以後沒有任何鏡頭可用.另外,我知道那隻85mm f1.4是人像神鏡,散景虛無飄渺,美輪美奐.請你把她留在防潮箱,這次不會需要她的.

下面兩項選一個,很難說傳統或數位相機哪個比較適合這個場合,不過帶自己熟悉的相機很重要,不要臨時跟別人借機器來用.在已經兵荒馬亂的場合下,不要連拍個照都手忙腳亂.就小傻瓜來說, 我建議還是用傳統軟片的.至少功能單純.數位的話別忘了調整一下白平衡,免的照片出現奇怪的膚色.

3.軟片:400度以上,最好是800度.在不能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你只能依靠高感度的軟片.這個可以到大賣場去一次搜括多一點,反正接下來拍小寶寶會用到,而且會消耗的速度就跟尿布一樣驚人.
4. 記憶卡,電池:記憶卡至少要準備可儲存100張照片以上的容量.至於電池,在預產期將近的時候,最好讓電池隨時處於全滿的狀態.從入院到生產通常要撐十個小時以上,如果手上的數位相機比老婆還不能撐就搞笑了.待產室可能會沒有讓你接充電器的插座,別抱著可以充電的希望.
5.腳架,反光板,棚燈:請不要帶進 醫院.

最後,拍照是你在產房最不重要的事情.不要這時候還抱著要拍點照片來上DCVIEW首頁的想法.在老婆旁邊轉來轉去像在外拍似的.在病床上折騰了大半天,就算是章子怡進了產房你也沒辦法讓她拍起來比如花好.重點是拍個紀念就好.
感謝大家的回覆,讓小弟收穫頗多!
昨天回去產檢與主治醫師確認攝影可行性,
醫師說可拍照但不要錄影,因為醫護人員不喜歡上鏡頭
看來只能帶DC進產房了,其他輔助器材可能也不會帶,
第一胎還是專心陪產,單手(盡量不要手振再開啟防手振功能)拍幾張關鍵照片,
再偷偷錄幾段短片就好了,至於電池與記憶卡會多準備些!
另外,小弟懷疑自己能否承受血腥畫面,所以還是從側邊拍攝為佳,
免得昏倒了還要醫護人員急救就糗了~
再次感謝大家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