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出與無後製的關聯性應該會愈來愈低
例如, 如果相機本身就具有模型, 散景, 魚眼, HDR...等效果功能
有些風格檔或參數也可以隨心所欲灌進相機內自行使用
(難道放在相機內的就是前製, 在電腦用的是後製)
那麼, 拍攝前設定好
拍攝的相片"直出"後...不知道算是有後製還是無後製
一大堆推陳出新的功能中
(或許未來相機都可以內建PhotoShop了...)
使得老相機的功能遠遠不及新相機
又該如何定義有無後製還是前製
在此引用2010.08月旗標出版 Canon相機100%-手冊沒講清楚的事 第0-5頁
連家儁老師提到
「當您拍攝JPEG檔時, 您有設定白平衡, 相片風格, 影像銳利度, 飽和度, 色調, 去除雜訊, ...等功能吧? 這些不都是相機在存檔之前, 就先在其影像處理引擎上做好處理, 然後再轉存成JPEG的嗎?
如果您認同相機也會進行後製處理, 那麼您只要想想, 當您按下快門到相機LCD出現該張照片, 花了多久時間處理?相機能做多少精細的調整?加上轉存成JPEG時還會損失細節; 那麼, 您為何不考慮在拍攝時捕捉全部的細節資料, 然後在後製時自行調整出最完美的作品呢?」
以上淺見
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拍照, 也都能擁有自己滿意的相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