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攝影比賽說不能後制,但選出來的作品怎麼看有後製感覺呢

觀於這點我覺得樓主應該釋懷

因為你說有後製 除非你是攝影界的大頭

不然人家只會說你學問不夠

那怕你說那顏色也太假了吧~

人家也會覺得你知識不足!!!而不會承認他是否有做後製~

再者 評審也不一定是大頭

馬馬虎虎的也有可能

攝影比賽 我是覺得見仁見智

什麼叫做"美" 這是很主觀的事

或許美的定義只能說是普羅大眾都認為美就是美

那有可能評審就是不同意的那一個

那你的作品就會被表掉

再來~

評審過程是否合乎公平公正原則

有很多比賽根本就是在消耗經費

上級交代要做藝文活動 只好辦一個什麼攝影比賽

於是獎項就私慾給自己認識的人

看開就好 照相是記錄自己人生的每一個時刻

太去追求得到什麼名次 反而拍起照來綁手綁腳

無可厚非 有些大師真的是很棒!!!(自己也認同) 那就多去學習~

說真的 有時候平凡無奇的照片 我們照出來的 就會被嫌東嫌西

但一樣的東西 大師照起來 就會被稱讚 (因為它是大師......)

這就是人性~

最後

在此重申 恭喜得獎的人 我們仍要有運動家的精神 "尊重"

也就是我尊重妳得獎的作品

但是我保有我自己的看法


super23 wrote:
這是台中公車攝影比賽...(恕刪)

chenchijin wrote:
之前有看過這個連結(...(恕刪)


我很好奇?投稿前怎麼會知道誰來評審???

police wrote:
有關係,就沒關係。
沒關係,就有關係。


+1

在社會走跳,一直都是這樣的

有沒有關係、認識不認識,很重要滴

另外 .... 這類比賽評審有幾種
一種是年紀很大的某某老師 (但常常卻不是真的學校老師、教授)
一種是掛一堆抬頭,但卻是跟攝影完全不相關的人
一種是該主辦單位的大頭、主管級

所以,在台灣的攝影比賽得獎,實在沒什麼意義
有本事都是往國外跑

另外,現在的相機許多都有內建的 HDR 高動態,
那 ... 即使效果一樣,機身設定的 HDR 不算後製,進電腦的就算後製 ?!
我剛看了一下... 不談拍的好不好...

你說的後製感 就是顏色鮮豔了點

~~~~~~~~~~~~~~~~~~~~~~~~~~

對我來說是你太放不開後製的定義

比賽時說的後製 以我自己的定義來說是"改圖"

不管加或減照片上該出現或不該出現的東西, 任誰都不希望也不允許這樣的照片得獎吧

至於調調對比, 飽合...等等... 我覺得那是合理的

相機裡也可以微調的出來, 沒什麼好奇怪

再來.. 感覺有些是小DC拍的, 顏色很鮮艷也不奇怪

希望這樣講你會釋懷點... :D
我覺得以後的攝影比賽要開放後製,
只要你製作出來的照片能夠感動人心, 又何嘗不可?
如果只是要比構圖, 那乾脆傻瓜相機發一發好了, 最後再統一收件...
看到這個
我就想到之前台北捷運的動畫比賽事件..............(辜狗一下隨便抓一篇連結)
http://kocpc.pixnet.net/blog/post/26583946
台灣區域比賽的評審
常常在選出時就有嚴重問題................
結論是老話一句
投其所好
如果你真想得獎的話...............
"禁止後製"有其歷史淵源。 記得以前剛數位化後很多老前輩不懂電腦、Photoshop,又見不得讓懂的人專美於前,才訂出的排他條款。 沒想到各攝影團體有樣學樣,到處都採用這種規定。 早期底片的暗房後製才多咧,卻不見有人跳出來說話?
個人贊成14樓的看法
改色溫~加飽和度~修明暗對比
如果這樣的後製都不行的話
那很多高階單眼都不能參加比賽了

我覺得目前的數位科技
進展的速度超乎意料
原始圖像與後製影像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我比較傾向
圖片不可後製修改構圖
讓原本有的消失
沒有的再加進來
這樣的後製才是真的失去公平性

chenchijin wrote:
之前有看過這個連結(...(恕刪)

那個第一名還真的是..............
攝影主題跟官方訂的主題是一點關連都沒有,這樣還可以第一名
拍照內容還是攝影團到此一遊的感覺
這樣也可以....哈哈
笑死人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這種規定其實很有爭議 因為光是光是經過數位相機拍攝 就已經是第一次後製 套用風格檔就是第二次的後製 更不用說風格檔裡還可以繼續微調色調 對比 飽和度 銳利度之類的

樓主po的照片我感覺比較像套用風格檔 因為比起丟入ps去後製來說 他的飽和度偏高不自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