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Adobe 展示全光鏡技術

前幾天有位學長跟我分享,我第一個直覺就是:
"當科技為我們做了這麼多的時候,我們還能做什麼??"
aremac wrote:
唉還記得幾個月前我跟...(恕刪)


我支持你的看法…當然,別人要怎麼玩其實管不著,以我「個人的看法」,要玩lomo就玩的認真、玩的徹底,像這種套用程式的玩法,可能連半調子都談不上,只是順應潮流的自HIGH罷了…
這東西原理很簡單,但是注意他是「這是一片做在鏡頭和感光器之間的微影片陣列」,所以光圈大小、CCD尺寸同樣是最主要的因素。簡單講,他應是涵蓋所有對焦點的功能。
但是,以現在DSLR的性能似乎不難做...GH2號稱40fps,而且對焦只要0.1s,那麼只要在一秒內從無限遠對焦到最近距離,連拍40張就行了。
flowang wrote:
我支持你的看法…當然,別人要怎麼玩其實管不著,以我「個人的看法」,要玩lomo就玩的認真、玩的徹底,像這種套用程式的玩法,可能連半調子都談不上,只是順應潮流的自HIGH罷了…


奇怪,LOMO的精神不是說隨性無規則? 怎麼這下在乎起人家的APP來了?

真的有心搞LOMO 拜託那個官網想辦法去搞出ISO6400的底片出來比較有誠意

在新出那些機器誘因實在不大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Davidr wrote:
奇怪,LOMO的精神...(恕刪)


都說是「個人的看法」了…不用覺得奇怪…

不過你也提供了另一種討論的角度…
「隨性無規則」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套用LOMO風格的這個動作,不也是一種套用「規則」…
把照片套上「規則」,然後又說是「隨性無規則」…
lomo到底是拍照的「行為」隨性無規則…還是拍出來的「照片」本身隨性無規則…
我個人認為「套用風格」這件事…本身就是「有規則」…(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去硬性的套用)
在我個人的想法,這樣的做法是跟lomo的精神「隨性無規則」相違背的…

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很「討厭」那些用iphone套用風格的人…基本上,我管不到也沒資格…
只是發表我「個人」的看法!
flowang wrote:
都說是「個人的看法」...(恕刪)


我是覺得你這種解釋法稍微有點詭辯嫌疑

所謂的隨性無規則,講得是人心,所以喜歡怎樣的風格而套用

這很隨性啊,不用在乎旁人的眼光,不用在乎器材,自己喜歡就使用下去

風格檔跟相機一樣,都是一種器材,端看你如何使用,所以套用風格這件事

基本上是不會跟"隨性無規則"衝突的~
henrie wrote:
有樂趣才是最重要的,重點不是在膠捲、塑膠鏡頭
LOMO都不LOMO了..)

題外話,我玩過的LOMO大部分都是玻璃鏡頭耶。
機身倒是塑膠的啦。

還記得魚眼的鏡頭蓋會連鏡頭最外層的蓋子一起拔起來。
我就這樣弄丟了其中一片鏡片。
Davidr wrote:
奇怪,LOMO的精神不是說隨性無規則? 怎麼這下在乎起人家的APP來了?

真的有心搞LOMO 拜託那個官網想辦法去搞出ISO6400的底片出來比較有誠意

在新出那些機器誘因實在不大

雖然我經驗不多啦。
我倒是覺得看到大太陽就趕快衝出去玩比較實際。
真有感光度6400的底片,那顆粒不知道會有多大。

試過幾捲800的底片,而且看著它越來越貴之後。發覺大太陽才是真的好東西。

p.s.抱怨一下,4鏡頭相機真的很容易被我拉壞。
clam61378 wrote:
前幾天有位學長跟我分...(恕刪)


當攝影發明後
達文西時代 某種畫派就式微了 他們可以畫到人的靜脈浮出 都畫的很清楚
常解剖研究人的生理結構
Davidr wrote:
這兩樣已經成熟到澇賽...(恕刪)


您確定嗎?要不要兩年後再回來看看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