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工研院 開發液態鏡頭 顯微廣角一鏡到底

蘋果日報的報導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559199/IssueID/20100603

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昨宣布研發出全球第一個介電式液態鏡頭,拍攝效果就像清晨露珠落在葉子上將葉脈放大一樣,可放大三十倍,即使僅距離一公分拍照,影像也不會變形。研究團隊已和手機業者合作,預計年底前推出使用這款液態鏡頭的手機,且售價和目前巿售照相手機差不多
500萬畫素年底量產

帶領該研究團隊的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教授葉哲良昨表示,法國曾開發出使用另種技術的液態鏡頭,並技轉給韓國三星電子,但成本是傳統鏡頭三倍而未被市場接受。

原理:利用電壓操控由矽油和水醇組成的液珠形狀及曲度,達到變焦效果,使鏡頭近拍物體時,影像不會變形,是全球第一個介電式液態鏡頭
應用:運用在手機鏡頭、網路攝影機、口腔攝影等,其中手機部分已完成技轉(合作業者不透露)
售價:和目前巿售照相手機鏡頭價格差不多
時程:年底前上巿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教授葉哲良

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我覺得至少有些成果
大家應該也是要給予一點鼓勵
初步有東西出來
以後才有突破的空間呀
其實只是希望這種新聞稿
是實際量產,而且人手一機
不要老只是寫研發出啥
然後就沒下文了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用在單眼是不可行的...
大概僅能用在小口徑的照相手機上,
耤由改變曲率來而非改焦對焦距離來變焦,
讓手機有光學變焦卻不必用伸縮鏡頭。
講穿了

這個新聞稿的重點

是為了跟國家申請研究經費

有點宣示說 我拿國家研究經費有做事喔?!

如果台灣做得出來

你當蔡司 SONY NIKON CANON 研發人員都是笨蛋?

我們光學技術落後很多年


先撤飛彈 再來談經濟合作
這種東西應該不是最新的技術,
或者工研院開發出來的部份,
可能是在以較低的成本完成樣品的技術。

但我注意到發表的樣品採用的是十分微小的鏡頭,
因此個人以為,這類鏡頭的罩門應該就在這裡。

試想,
一般單眼相機的鏡頭基本大概由50mm起跳,
77mm甚至80mm以上者也所在多有,
為何要有這麼大的直徑,
除了配合CCD(顯像元)的大小以外,
光圈的需求應該也是原因。

因此,
如果用這樣的技術製作一片52mm 2.8F的鏡頭,
以相容目前主流的相機市場,
則會需要多少的能量(電量)去持續維持液態鏡面弧度的穩定,
故小型鏡頭的應用也許可行,
要取代較大型鏡頭應該還有技術及成本上的問題須要克服。

個人無理推測,有錯請指教。
新發明每年都有成千上萬,但真正離開試驗室的又有多少?
一般來說價格是最難通過的考驗,再好的發明只要成本過高就難以有市場。
像之前法國開發移轉給三星的液態鏡頭,價格是現有鏡頭的三倍,誰買呀!
這次清大研究團隊開發成功的介電式液態鏡頭,最成功之處就在於成本與現有差不多。
光這點就值得國人給予鼓勵的掌聲。
autumn1530 wrote:
剛看到的新聞,工研院...(恕刪)

期待超強旅遊鏡的誕生(笑)
https://www.instagram.com/filmmakerryan/
看了A報上的報導,這個技術成本好像與現行的成本差不多,而且具有低耗電的優點,應用在手機拍照應該不賴,我是有點擔心,萬一它沒做好,漏液的話,機板....會不會死掉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