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教大家一件事, 攝影不只是顏色或銳度等後製可以搞的東西光是對石頭的詮釋, 每家鏡頭都不盡相同還有對於遠景的解析能力,也是各有長短的不是光說後製就可以擺平一切的Schneider 人說像是重量級拳擊手, 出拳很重(不是對比重或顏色重),拍石頭每顆都給你紮實地"畫"出來Zeiss 就沒那麼重了, 色彩比較豐富, 石頭只是畫得接近真實Leica 風格我比較不會說, 如果有Leica 玩家來講解就更好
twfriday wrote:在這裏教大家一件事,...(恕刪) 人都只看結果,很少人會去看過程!只有讓人感興趣,才會讓人想去瞭解過程!不管後製還是無後製,讓人覺得好,就是張好照片!至於解析力,只有探討才會去討論!
大大怎麼認為, 我也無所謂了反正主題就是說這些鏡頭有無風格我是回答有, 而且老手可以看得出來後製無法改的特性至於好作品有後製無後製, 我也不在乎我也會調整一些對比明暗飽和等但我不搞合成 ~~突然發覺白費唇舌,為免圖片被盜用, 要刪片了, 沒看到比較的抱歉了
twfriday wrote:大大怎麼認為, 我也無所謂了反正主題就是說這些鏡頭有無風格我是回答有, 而且老手可以看得出來後製無法改的特性至於好作品有後製無後製, 我也不在乎我也會調整一些對比明暗飽和等但我不搞合成 ~~突然發覺白費唇舌,為免圖片被盜用, 要刪片了, 沒看到比較的抱歉了...(恕刪) 您就快刪了吧!這種照片網路上是算億張的流竄啊...............................................................
蔡頭接數位感覺差沒多少.但用數位機身跟底片比 有差.D80+kit1#2#CONTAX G21+E100VS1#G45+E100VS2#可以比較一下差別.底下那張底片的用燈箱+LUPE看曝光很準.無耐NORITU KOKI的機器沒半法把暗部整個掃出來.大概只掃了8成左右.
twfriday wrote:大大怎麼認為, 我也...(恕刪) 感謝大大分享啦!千萬不要刪圖,不是每個人都住井底的。看右側碎石、斷崖層理和溪流水波,立體感和解析力真的有差啊!如果照相是為了求真,後製最多也只能從95變95.5,當然原本只有50,是很容易藉後製變成60 70時。但若原本要求得就是80 90,又怎肯放棄那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