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現在的DC,連觀景窗都沒有,安全快門決不是焦段的倒數就可以
老師有在說
上腳架
上腳架
上腳架

luckyjacky wrote:
很多書上都是寫APS...(恕刪)
老椅子 wrote:
是有這種說法是沒錯..乍聽之下也應該是合理...
不過仔細推敲片幅與焦距的關連..卻讓我覺得..快門速度應該是要視為相同條件..
相較於全幅.....APS-C*1.6
那假設將相同焦段分別於FF跟APS-C上各得一張圖片..(這時FF的圖片視角應較APS-C所得的廣)..
再將FF所得圖片裁切成APS-C所的視角相同...
此時...相對於焦距換算所需之快門影響...應該是相同的...
相同畫素面積條件下
APS-C所得為焦距*1.6之圖片...(或許會有人把它視作為"變相之望遠"..所以也會在快門速度上做調整)
但是...只要將它理解成為相同焦段之FF圖片1/1.6裁切.....是否就可以忽略快門速度之差異??
FF優勢在於可得比APS-C較廣之焦段....(我個人把它假設成使用大畫素取得圖片之後再縮圖)
假設與APS-C相同快門相同焦段條件下FF所得圖片解晰度會比APS-C好..
或許是因為假設性的大畫素圖片縮圖而來....(裁切成1/1.6後...畫面素質應該會與APS-C接近吧)
所以當APS-C在 55mm 1/100...f5.6...ISO200下能得出滿意的相片時
FF在相同條件下則能給你更大的滿足
純粹是個想法.....不知這樣有沒有討論到重點
老椅子 wrote:
是有這種說法是沒...(恕刪)
zhaohua wrote:
小弟之前也是在書上看...(恕刪)
lml640707 wrote:
""觀景窗畫面"內1mm的位移(晃動)
在"同焦段"下對APSC而言
佔整個"觀景窗畫面"比例的嚴重程度就是比FF多1.6倍
為了減少那1.6倍的位移程度
所以就要用快1.6倍快的快門
用"觀景窗畫面"去想
就知道APSC安全快門*1.6的原因了
或者是拿一支200mm以內的長焦鏡
同焦距分別裝在FF和APSC上
透過觀景窗
你就會發現晃動的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再拿自己的經驗
在FF上用135L
快門1/125s都還OK
一但換成接APSC
快門1/200s以下的失敗機率真的頗高...(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