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老師 wrote:我也不知道,曾幾何時,無後製/直出變成了"反後製,臭屁跟自我感覺良好"的代名詞了。...(恕刪) 後製無罪直出也有理原本不相干的兩件事卻因為小部分急於成名或炫耀的人明明是載入曲線或風格檔~然後硬要說是直出而弄皺了一池春水惹的原本好意說直出的攝友一身塵埃大概是這樣開始的吧nokiaegg wrote:比較不理解後製為什麼下等人用的?...(恕刪) 前面大概知道您引述的用意但後面突然爆出這一句..似乎離題了
cleaos wrote:戲裡因為這句話起了爭議,一堆人中槍中刀...這裡會故事重演嗎?來搬板凳......(恕刪) 我比較喜歡這句:"FF是下等人用的武器!!" (抱歉...我也離題了...而且我也"下等"了好久 囧)
機身直出是相機幫你做後製了,底片機時代將底片拿去洗,算起來是相館老闆幫你做後製,數位時代拍raw自己調,是自己當相館老闆~我個人覺得如果是比賽,調調亮度,顏色,對比,白平衡,應該都要算可接受的後製,至於你要相機幫你還是自己做就看個人,只要不要做到移山倒海,移花接木,無中生有就好~例如明明A cup硬是修到E cup,還順便做了托高集中,明明腿像白菜頭?硬是拉成筊白筍又白又修長~
小弟是做設計的,看了各位的討論後,發現大家的意見都沒太多出入與問題~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活動主辦單位的用詞不夠精準~「後製」一詞真的太模糊了!應該註明的是不接受「合成」以前暗房沖片子的時代,後製指的就是暗房合成等技巧同樣的底片,在不同相紙、藥水、時間下,也可以沖出不同色澤......就算以前沒有數位機背的時代,攝影比賽也沒有限定「只能交底片,主辦單位統一條件沖洗」的怪異硬性規定吧?如此比賽的攝影創作就太狹隘了吧!若是主辦單位要求絕對的齊頭式條件平等,那是不是乾脆限定相機機種、型號、鏡頭、閃燈…?所以,基本上調色,很多機背的設定就可以達到簡單的設定了,更不用說裁圖、格放了。應該註明的是「不採用合成」才對~
wingman wrote:我對後製的定義,在於按下快門後的動作,謂之後製在按下快門前,包括光腺的排佈,模特兒與場景的選擇,照片調控的設定,通通歸類於前製囉~^_*...(恕刪) 同意黑麵兄所言,底片進暗房以後算後製,按快門之前的所有調控我歸類為前製。PS:數位年代怎麼有這麼多另類想法啊?(純個人感言,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