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教一下這是怎麼拍的呢? 還是其實是後製出的阿

mo0817 wrote:
沒有什麼理由.就是後廉同步拍出來前景比較不會有殘影...(恕刪)


你們都搞錯了後廉與前廉同步的意義了,它們差別只是殘影位置的起點與終點。

不要去相信後廉同步的神話,也不要把前廉同步當毒蛇猛獸,不會懷疑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殘影的多寡是由吃多少持續光源決定

所以這張照片前廉一樣可以拍,甚至用前廉更好拍。

閃完後影像定格,再去吃現場光拖曳軌跡。

後廉同步的狀況是,先去拖曳軌跡,轉到不知到哪去,以後再閃一張影像定格。



換做是我,這張一定用前廉同步拍。
mo0817 wrote:
後廉同步拍出來前景比較不會有殘影

ysrl wrote:
前簾同步可能留下更多殘影-人的。


只要慢速快門下, 前景夠暗就沒有殘影問題了
這張照片的前景是以閃燈打亮的, 在這之前 (後簾同步) 或之後 (前簾同步) 的快門時間內
現場光線極弱, 不足以造成明顯殘影

相同快門時間, 前簾後簾只有對前景有明顯方向性,
且前景自己會發光或能反射足夠現場光時才看得出差異
如行進中的車子, 拿著仙女棒走動的人...
反之, 拿著仙女棒原地畫圈的人拍起來都一樣
SniperX wrote:
附議 +1 後簾同步的幾位, 能說明這張照片用前簾同步不能的理由嗎?

鑑定古畫有一句 : [硃壓墨或墨壓硃]. 翻成白話就是: [硃砂印蓋在墨水上或者是墨水痕跡壓在硃砂印上]. 注意看照片右上角新郎手掌與燈光交會之處, 這是 [硃壓墨] 燈光貫穿新郎手掌. 所以是刻意用低速快門, A) 先打擴散閃燈, 把近景照亮 B) 閃完後接著以腳架環為依托旋轉相機, 這時景後燈光就會留下同心圓光跡.

假設是後廉閃光, 那就應該是 [墨壓硃]. 最後才被閃燈照亮的新郎手掌會蓋住同心圓光跡, 光跡應該是由手掌後透出.

P.S. ISO 要低, 現場燈光要夠暗, 光圈不能太小否則光跡會黯淡.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BSA wrote:
假設是後廉閃光, 那就應該是 [墨壓硃]. 最後才被閃燈照亮的新郎手掌會蓋住同心圓光跡, 光跡應該是由手掌後透出.


背景燈光是慢速快門加上固定鏡頭旋轉機身這點沒錯
主體(前景)是用閃燈打亮也是
但光線是 "加法", 感光元件也不過就是在工作時間內不停 "累積" 獲得的光線訊號
可沒聽過利用背景光線畫出的線條, 與被閃燈打亮前景之間的訊號會互相覆蓋...
將 "用光線繪畫" 的攝影跟 "不透明顏料" 相提並論這點在下可是無法認同的.
只要用手指做出一個V形.. 再在拍攝時轉動機身.. 令鏡頭在手指上的V形上轉動便可
最後記著要設定成後廉同步.. 如果不是.. 人像便會不清晰


特殊腳架, 不需要吧




隨手的.. 連DC都可以啊
SniperX wrote:
附議 +1後簾同步的...(恕刪)


後簾同步可以在關快門前再閃光一次.. 用作固定畫面

前簾同步又能做到同一效果只是. 主體都會一齊化開了
SniperX wrote:
背景燈光是慢速快門加上固定鏡頭旋轉機身這點沒錯
主體(前景)是用閃燈打亮也是
但光線是 "加法", 感光元件也不過就是在工作時間內不停 "累積" 獲得的光線訊號
可沒聽過利用背景光線畫出的線條, 與被閃燈打亮前景之間的訊號會互相覆蓋...
將 "用光線繪畫" 的攝影跟 "不透明顏料" 相提並論這點在下可是無法認同的.

您說得對, 剛才實測一下之後 1st or 2nd 都會有類似的結果.
第一快門同步

第二快門同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前簾-人像先完成曝光,轉動相機曝光跡,光跡疊在人像上,人向亦會有殘影
後簾-轉動相機完成光跡曝光,閃燈亮完成人像,人像疊在光跡上,人像較少殘影

我猜應該是這樣,有誤請指正^^
black jack http://www.facebook.com/heyjack.lin
快門約1/5 S + 前廉閃光,光圈決定光跡厚度,ISO決定光跡亮度,構圖後拍攝+旋轉

用後廉要怎麼拍呢?旋轉中打閃燈兼構圖?


靜態下使用前後廉是沒有差別的...
動態下前後廉的分別大都會聯想到車跡,但車子是有方向性的,很容易表現與判斷是前廉或後廉,但人的移動沒有方向性怎麼看呢?

想太多,就是後簾同步跟轉相機
不過,這個拍照片的人,是有助理幫他拿燈的


這個是相機固定轉變焦環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