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做到24-70 F2.0-2.8 <= 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其實樓下沒說錯 這樣的鏡頭肯定會比恆定2.8來得大顆
其實被封印的並不是在W端
變焦鏡頭的光圈雖然是從W端到T端由小變大沒錯
但是實際設計上能夠得到最大光圈的焦段並不是在W端
而是在W端到T端之間的某一點
如果手上有非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的話可以拿來實驗看看
他的最大光圈(比方說3.5)應該會一直維持到一個焦段以後才變小
(比方說18-35)
舉個例子來說
為什麼市面上找得到 50mm F1.2 甚至 F1.0
但是卻只找得到很貴很貴的24mm F1.4 ?
因為50mm的設計是1:1成像
其實只要對稱鏡片的設計就可以做到
因此在大光圈設計下做到抑制像差是很容易的
85mm的焦段和24mm的焦段前後鏡組一樣是非對稱
在大光圈下要做到一樣的抑制像差的能力
勢必一定要增加很多的鏡片設計或是非球面設計...
至於為什麼要做恆定光圈?
恩...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
就設計上來說究竟有什麼好處...
沒設計過這麼複雜的鏡頭 =口=
本身是用 Olympus 系統 例如 12-60 mm F 2.8~4.0
12mm 那邊就是 2.8
60 mm 那邊就是 4.0
這種非恆定光圈的好處 我想是完全利用最大可工作光圈吧
而例如 其餘各家的 恆定光圈 例如 24-70 mm f 2.8
個人猜測
因為光圈恆定 所以 當你取定 iso shutter speed etc
第一張是 大景 第二張想來個特寫
這時候 就不需要重新 設定參數 不必測光了
還有一個次要猜測
或許 廣角端 相對變形控制不夠好 乾脆 擋起來 變成恆定光圈
不過這都是我胡思亂想 想的
真正的原因 還有請真正的高手 解說了
那請問她們要怎麼出85/f1.4、85/f1.2、85/f1.0、50/f1.4、50/f1.2、50/f1.0、30/f1.4、30/f1.2、100/f1.8 100/f2
這樣不是讓她們自家把所有L產品線的未來通通打死了嗎...就算做得出來一顆鏡頭賣你30萬好了
他會拿一顆售價30萬的鏡頭上市還是將上面所有定焦大光圈那出來賣會比較賺錢
上面加起來少說60萬~80萬吧
就算我估計的價值錯誤
但有哪個商人這麼笨
新生產一個產品現之後就把自家其他所有產品線都封殺的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