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N 說.....鏡頭防手震效果較佳,但我認為是自家包袱太沈重導致。兩家鏡群都很多,也都很早就開始做鏡頭防手震(底片時代也不可能有機身防手震....),故得一直延續下去。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機身防手震與鏡頭防手震共存似乎是有衝突,故捨棄機身防手震。
說真的小弟是真的覺得鏡頭防手震真的是有比較好的~雖然我也很希望我的機身有機身防手震可以想像一下~16mm跟300mm的防手震需求有可能一樣嗎?不可能嘛~機身防手震雖然是每顆鏡頭都有效果~但是會不會有這種裝了1635、2470很好很優秀~裝上70200就開始虛掉~500、600大砲就難以察覺效果??這個就得問問S家的USER了~~
8800ultra wrote:可以想像一下~16mm跟300mm的防手震需求有可能一樣嗎?不可能嘛~...(恕刪) 我用過P家的CCD防震裝上鏡頭後會自動依照焦段做調整如果用老鏡轉接或無電子接點鏡頭則會跳出設定畫面要手動輸入焦段我手上兩種防震設計都有(P家 C家)C家的IS爽度非常高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有凝結感!但貴了不少是真的看看小白跟小白IS的差價.....P家的SR很省錢 效果也算不錯了轉接老鏡這功能是福音~可是連除塵系統都是靠CCD防震大力"抖"兩下 (跟彈菸灰一樣"咖咖"...抖完灰還在原處...夠省了吧)
inben2 wrote:SONY 的 DV 防手震是 CCD / CMOS 抖動的嗎?其它家的 DV 呢?...(恕刪) 早期SONY DV的防手震是數位模擬的把畫面稍微拉大一點點再從裏面切然後依畫面判斷該往哪移動松下的DV是用光學防手震靠浮動鏡片校正的我手上那台關掉防手震時能聽到鏡片發出一點細微的撞擊聲
8800ultra wrote:說真的小弟是真的覺得...(恕刪) 這個說法很不負責任不玩轉接環,正常使用下機身永遠會知道你目前使用何種焦段自然也會調整防震的震動大小(實際上,只要提供正確焦段的晶片轉接環,M42老鏡一樣可以防手振)個人使用下,10~300mm效果都還不錯400mm沒用過,倒是用在500R AF上是有點虛~不過正常使用這個焦段的,好像也沒什麼人在玩手持的
sleeper wrote:實際上,只要提供正確焦段的晶片轉接環,M42老鏡一樣可以防手振)個人使用下,10~300mm效果都還不錯...(恕刪) 可以不用那麼麻煩~用無晶片的轉接環自己設定防震焦段就好了我最長只試過APSC上的300mm沒問題(因該說這焦段更能感覺出效果)至於廣角端例如10mm 18mm本身安全快門要求就不高而且快門速度慢到一定的程度時防手震其實沒什麼感覺CCD的微動反而影響畫質~你可以各拍一張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