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您參考對不起,我記錯了,詳細看了一下相片資訊,這張是有打閃光燈(哈哈哈,打閃光燈的最高境界=>有打看起來沒打)5D+24-70/F2.8L ISO=400, 70mm, M mode, 1/30, f2.8, 手持, 閃光燈+自製反射板
eason.liao wrote:一直都有在看大家討論...(恕刪) </>< />< />生日氣氛有很多種,感動的,歡樂的....不同的曝光方式有不同的感覺< />誠如樓上網友說的不太可能既有明亮的人物又保留住燭火的微光氣氛< />所以選擇你當下的感覺來決定拍攝的方式就好
Dave5136 wrote:光線打亮的話,燭光就不明顯了;燭光要明顯的話,周圍一定暗,人物的畫質、顏色就都差了...(恕刪) 小弟的認知,要突顯主題,除了常用的構圖及景深,還可利用顏色的對比,光線的對比,我想燭光就是要利用光線的對比來突顯當時的氣氛,如果背景打亮,人的視覺自然就比較不容易集中在燭光上。stevelee1203 wrote:大大這張算打光打的很自然很棒請問是用跳燈打的吧? 謝謝!這張是跳燈+自製擴散板(約A4大小)若只打跳燈的話,常常會讓人的額頭、鼻子、兩腮…的上緣比較亮,很容易把人拍胖或變國字臉。如果您有注意的話,可以發現影子在右側,比較有立體感,也是因為有吃到閃光燈,若只跳燈,臉的部份比較容易吃到閃光燈打回來的"頂光"。我覺得閃光燈真得很難控制,由於拍婚攝現場有很多不同的燈況,不同的距離,肥皂盒、柔光罩、碗公…市面上看得到的幾乎我都用過,每次拍完都有不同的心得,也自已動手改,現在最常用的就是自製擴散板及碗公改裝版,覺得效果比較好控制。碗公改裝版:碗公剛出來的時候我就買了,記得是1800元,蓋子中間用穴鑽挖一個30mm孔,碗公本體內側面90度的地方貼鋁鉑紙,貼滿整個碗的1/5,鋁鉑紙中間再貼等寬,高10mm的黃色玻璃紙。自製擴散板:書店買的白色塑膠板,有點像瓦楞紙的感覺,是中空的,光線可以透過去,重量很輕,但強度夠。用兩片,中間再夾鋁鉑紙,裁成八角型再加上一個把手,有點像扇子,雙面膠固定後,再把把手固定在閃燈的側面,直拍橫拍就都可以讓它向前方。
mendy_lan wrote:小弟的認知,要突顯主題,除了常用的構圖及景深,還可利用顏色的對比,光線的對比,我想燭光就是要利用光線的對比來突顯當時的氣氛,如果背景打亮,人的視覺自然就比較不容易集中在燭光上。...(恕刪) 同意。可是這樣子好像膚色就不可能拍得漂亮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