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場刪 跟回來砍是一樣的道理儘量做到按下快門前對於各項數據的注意以及要表現的光線角度構圖景深種種條件都要嚴謹小心的態度才是對攝影有幫助的吧如果依照這理論當相機沒LCD時你怎麼進步我的看法是要對於你手上器材的性能必須知道其特性與特色操作上必須相當熟練按下快門那一刻其實結果就已經在你腦海裡了當你拍的結果與按快門前的構想慢慢趨於一致時那時候就是有進步了
我現在的作法是看Kelby的方式(寫Adobe書籍的作者)先把拍壞的砍掉,然後再用PICK的方式挑出自己認為的精選剩下的姑且稱為「雞肋」,留著以後當素材也許會用到最近幾次的拍照,砍完大概100張,挑完剩10張(加減3張)大致是這樣比例的感覺
weechia wrote:只要你夠認真在思索,...(恕刪) 小弟也跟樓主一樣..出去拍完照片回家就是開始檢視有的照片只有1.2張結果都拍不好的下場就是很猶豫要不要刪掉但到最後就是以不發表回主感到很可惜,只好反省自己!
貓丸 wrote:我現在的作法是看Kelby的方式(寫Adobe書籍的作者)先把拍壞的砍掉,然後再用PICK的方式挑出自己認為的精選剩下的姑且稱為「雞肋」,留著以後當素材也許會用到(恕刪) +1小弟自己的習慣~一些"現階段"認為明顯失敗的就直接殺剩下的挑出幾張好的放上BLOG(同場景不重複超過三張)小弟這次去台東四天三頁拍了大約900張(看到喜歡的場景多數會拍10個角度左右,絕非"無腦"壓不同的九百張)不過回來看看也只挑約60張@@還有小弟拍照基本上市純粹拍興趣沒有接case做設計,所以比較不用留所謂的"素材"
.stick. wrote:小弟突然覺得"狠狠刪...(恕刪) 其實拍之前就篩選. 和拍回家再篩選意義上都是相似的.篩選的時候可以重新思考什麼是我要的. 什麼不是.這很重要命中率高固然是好事不過只要不是亂槍打鳥. 多拍也不見得就比較差勁比較遜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是最重要的-
brexchen wrote:然後最近翻開去年跟前年拍的東西, 大刀一砍, 砍掉7G的jpg相片. 自己都不知道砍了幾張. 就當清除硬碟吧. ...(恕刪) 哇, 這個不簡單!!我以前真的也留很多可有可無的照片,最明顯就是荷花了, 拍了上千張,選出來的也僅僅幾十張, 其他的以後有機會再學大大來個大刀一砍吧!
同樣的題材,類似的構圖,拍了一堆難以取捨的照片...到最後真的要自己裁決...同樣的樹林只能選出一株...這點小弟非常認同...話說...人的變化...是很難以捉模的...假如留下來?等過兩年再來回顧?慢慢品嚐?說不定到時候,因為在這途中見到不同的人事物,會讓你有不同的感受,會改變為不同的選擇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