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尊敬嗎~~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

ricky_lin wrote:
拍照時盡量拍得好只是一種攝影的方式選擇,以為這是"好"的準則就太過於狹隘了...

嗯嗯~這是個值得思考的想法。

有時不得不承認,Fu很重要沒錯。
為了拍到Fu;有時會失去拍照上所謂的"好技術"也無可厚非~

但就拍照技術的養成來講,個人認為應先求拍照技術上的"好",
再來才是Fu的判斷。當然;有人覺得先要求"Fu",再來求拍照
技術也無不可啦。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我是覺得就像是有人喜歡吃精燉慢熬的傳統料理、有人喜歡吃速食漢堡食品一樣罷了。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沒什好計較的啦

小葉叔叔 wrote:
客戶說~
裡面的肉捲炸太焦~顏色太深~~~NG
客戶說~~你就用電腦調淺一點就好啦
我直接就說~~
我重拍~~

如果客戶 要 同樣一個取景, 但要 一張普通彩, 一張黑白, 一張 LOMO, 因為他要分別放在不同的地方, 製造不一樣視覺氣氛.

那你就要 拍三次...
c8631506 wrote:
精確的曝光;個人認為要表現的主題,高光不過曝,
暗部不要沒細節是最基本的。電腦上微調曝光在所難
免,可是偏差很多的曝光值要救很難又費工,這樣的
情況能避則避。

微調構圖亦是在所難免,可是每張圖都要裁切,旋轉
。久了;浪費的時間很可觀,亦是能避則避。


個人的看法比較不同. 或說要求不同
有人認為要拍攝時作的精確可以減少甚至免除後製調整
以個人的經驗....

1.點測光面積就算只有觀景窗的幾%. 現實狀況下. 這幾%裡面依然有亮和暗的分別
這已經超過相機測光系統能辨別的最小限制
這部分就必須保留給RAW處理軟體來微調


2.目前市面上一般相機實體光圈快門iso的部分都是1/3EV級微調
如果曝光明暗/對比. 想調整得更細
也是必須在後製軟體處理


3.像機的螢幕無法校正
白平衡. 色彩和對比是否精確? 僅供參考
要嚴謹要求影像的色彩和對比到位. 唯有在定期適當校正的主機螢幕上後製處理


4.構圖裁切旋轉也是. 觀景窗視野率若無100%則必有大小差異
可能是左右上下偏移
也可能是旋轉方向傾斜
甚至有時需要配合構圖重心適當的稍微傾斜(視覺感受上達成構圖的平衡. 非物理上完全水平)

這些可能僅在1度以內的細微變形量. 在大尺寸的螢幕上後製處理才容易


5.鏡頭變形. 暗角修正. 多半是要配合RAW軟體在螢幕上進行


有些東西適合在前端一次到位. 有些則適合在後端進行

對自己作品要求嚴謹的話
兩者都必須做到最好
而不是兩者擇一

-
文包 wrote:
有些東西適合在前端一次到位. 有些則適合在後端進行

就文包兄的經驗,請問那些項目適合在前端一次到位?
假若前端沒處理好,到後製再來處理就會變得非常麻煩的!

個人認為沒對到焦、景深太淺或太深、快門太慢或太快...
這幾個問題在前端拍照時就要處理好。不然到後製要處理
這些失誤是很麻煩的事。

另外文包兄提的那幾項微調,確實在PC上較容易執行,
也較精準。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prionsc wrote: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恕刪)



這就像有一個人上傳照片都會打 無後製

但其實已經調好風格檔在相機裡 直接拍
這樣也可以算是無後製嗎? 頂多算是前製而已


總之 開心就好啦 這麼侷限幹什麼
老實說 很多高手的照片 原檔...

我覺得還挺鳥的
但PS就是夠威
PS下去就是讓一堆人崇拜
我個人的感覺是...

基本後製要學,學會之後,盡量避免後製作業

尤其是新手,會後製學得比較快,像一些對比、色調、白平衡、明暗度、曝光值,

可以透過 pc 的操作熟悉這幾項設定,也可以藉由後製過程了解自己想要的畫面、構圖...

甚至攝影技巧的修正、提升~

(屬於創作方面的後製不在此範圍討論...)

(如果是純按快門拍爽的,也不在此討論...)


嫩鮪魚 wrote:
這就像有一個人上傳照...

老實說 很多高手的照片 原檔...

我覺得還挺鳥的
但PS就是夠威
PS下去就是讓一堆人崇拜




很想知道是什麼鳥照片PS一下就變閃亮亮,讓一堆人崇拜???

c8631506 wrote:
兩年前有玩過類似後製手法的作品~
就放在個人相簿上,想看自己去翻。


所以說偶就說你跟樓主的想法都已經錯到底了,
詪本偶那張照片後制跟拍就不是分開的,
所以請你 "用心" 點,
想整體的,
而不是把後制分出來,
說什麼兩年前有玩過類似的 "後制手法"!

c8631506 wrote:
你以為你誰呀?給我兩個月時間玩出來?
那我是不是也要指定我相簿中某個拍攝題材,
給你一段時間拍出來...少幼稚了好不好,先生。
我有自己的拍照計劃,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吧。


辦不到就直說,
戒口不用跟偶講,
兩個月不夠偶可以給你四個月,
拍照要用心想,
沒人在跟你講 "後制手法"
後制跟拍攝是一體的, 要整體一起用心想,
這才是重點.

別又一邊在那講沒有要把後制看成修補,
然後每一篇發言都是只有 "後制手法" 的水準..

c8631506 wrote:
或許自始至終你都無法了解"拍好照片"這件事的重要性為何?可是當
有一天你拍了一、兩千張婚攝作品回來,又有時辰壓力要趕給客戶時,
你就能了解事前拍好有多重要了


就說了拍的好(遊其是你所謂那種只有曝光, 對焦這種機處水平的好....), 根本就跟要不要後製沒有相關,
你自始至中就是有要後製,
就只能拍不好, 後製是再修補的錯誤觀念才是真正的問題, 才是沒再用心, 沒有對作品的尊敬,
婚攝真要求最好, 沒有不後製的啦!
但是這部等於他就應該必須拍的不好,
你到底有沒有拍過阿!!

prionsc wrote: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尊敬嗎~~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
這種觀念沒人想過嗎?


真正要用心的時候是你按下快門前的前置作業!

後製.....不是洪水猛獸!

我們身邊的影像幾乎9成以上都經過後製!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inomoto41/c

c8631506 wrote:
就文包兄的經驗,請問...(恕刪)


就個人經驗
對焦. 測光. 並嚴格要求拍攝時的穩定度
能拍清楚的
就盡量做到最好

白平衡. 明暗對比. 色彩. 變形修正一類. 則適合後製調整階段來處理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