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wang wrote:
這是「光明頂很多宗師...(恕刪)
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不懂問是正常的!j大你當初不也是開這版來發問嗎?何故厚此薄彼呢!

先進有提攜後進的風範!以洗鏡大所發的文來說,小弟拜讀多次!獲益良多!另小弟就是不知為何安全快門=1/焦段,你可以幫忙解惑嗎?(公式為何如此訂阿)
azuki21 wrote:roachc wrote:
縱使感光方法沒變,因為輸出尺寸改變,輸出結果還是會變。
這就是高階 SLR 或 DSLR 或 中片幅 相機有「反光鏡預鎖功能」的最大原因,
有大圖輸出需求的拍攝者,
務必要極力減少相機振動對成像的影響,
連反光鏡彈起這種小振動都不能忽視,
這也是 149樓所表達的重點:輸出尺寸越大,模糊越明顯!
但在實務應用上,
用不同片幅 or 密度的感光元件紀錄下來的該同一鏡頭的鏡頭成像,
所紀錄下來的影像卻是大不相同。
在實務應用上,你們就連等效焦距的安全快門也都否定了
......
在高畫素密度下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
只在討論「手持用最慢的快門能成功拍攝」的安全快門
......
不代表用實際焦距的安全快門不能成功拍出清晰的成像和相片
......
然而roachc大大一直和我討論的卻是在高畫素密度(同一片幅不斷增加畫素數目)下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Cudacke Dees wrote:
而唯一不同就是等效焦長不同的照片,
等效焦長 1.5x 的那張就是很明顯得更糊.
azuki21 wrote:
因為在同一快門速度下的一個成像裏,模糊(清晰)程度是永遠不變的。
而安全快門的概念就是把因振動而做成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的臨界快門(能成功拍攝的最慢快門>)。所以高畫素能捕捉更多細節清晰的影像。
Wang_Sherlock wrote:
槍林彈雨中~搶救雷恩...(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