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安全快門取決於實際焦長還是等效焦長?


joshwang wrote:
這是「光明頂很多宗師...(恕刪)


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不懂問是正常的!j大你當初不也是開這版來發問嗎?何故厚此薄彼呢!
先進有提攜後進的風範!以洗鏡大所發的文來說,小弟拜讀多次!獲益良多!另小弟就是不知為何安全快門=1/焦段,你可以幫忙解惑嗎?(公式為何如此訂阿)
azuki21 wrote:
roachc wrote:
縱使感光方法沒變,因為輸出尺寸改變,輸出結果還是會變。
這就是高階 SLR 或 DSLR 或 中片幅 相機有「反光鏡預鎖功能」的最大原因,
有大圖輸出需求的拍攝者,
務必要極力減少相機振動對成像的影響,
連反光鏡彈起這種小振動都不能忽視,
這也是 149樓所表達的重點:輸出尺寸越大,模糊越明顯

但在實務應用上,
用不同片幅 or 密度的感光元件紀錄下來的該同一鏡頭的鏡頭成像,
所紀錄下來的影像卻是大不相同。

在實務應用上,你們就連等效焦距的安全快門也都否定了
......
在高畫素密度下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
只在討論「手持用最慢的快門能成功拍攝」的安全快門
......
不代表用實際焦距的安全快門不能成功拍出清晰的成像和相片
......
然而roachc大大一直和我討論的卻是在高畫素密度(同一片幅不斷增加畫素數目)下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又在扭曲(或者理解力實在太差?)我的意思了!

1.
我那一段是在強調第 149樓的重點,
最後一句話(紅字部分)講得一清二楚:「輸出尺寸越大,模糊越明顯
連這個您也能扭曲......@#$%&

2.
輸出尺寸越大,模糊越明顯
這個眾人所提的事實,是要告訴您:
當 APS 片幅放大到跟 全片幅 一樣大小的相片時,振動模糊也會一起被放大
誰跟您討論『任何細節都清晰』了......@#$%&

3.
只在討論「手持用最慢的快門能成功拍攝」的安全快門
拜託!請您清醒點!
您自己所『再再再重申』的內容,
已經自己把『手持』否定掉了,
我們現在在討論的是「同一支鏡頭」掛在全幅 & APS,一樣大小的相片
「相同的振動」會不會被 APS 放大?OK?
這才是 APS 是否要乘以 1.5 的關鍵!
怎麼您又走回頭路去搬出『手持』......@#$%&

4.
不代表用實際焦距的安全快門不能成功拍出清晰的成像和相片
您自己的『再再再重申』早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因人而異!
有人用比實際焦距倒數更慢的快門也能成功拍出清晰的成像和相片,
您現在再提這一點,會不會太可笑了?

5.
您的扭曲功力太強了!
然而roachc大大一直和我討論的卻是在高畫素密度(同一片幅不斷增加畫素數目)下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我不是跟您討論『如何拍攝任何細節都清晰的方法』
我提那些話是在說明不能忽視相片放大後,振動也被等比例放大
「任何細節都清晰」也包括「任何模糊的細節也都清楚呈現出來」......有何不可?
版上許多大大也一直強調這一點,
但是您至今仍然一直閃躲,不敢面對這一事實。

6.
您還記得您在 67樓用紅字標示出來的論點嗎?
所謂「安全快門」就是把因振動而做成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的臨界快門
既然『因振動而做成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
都減至到「零」了,當然不怕被放大,0 × n = 0 是很淺顯的數學公式,
還會怕(第 5.)不斷增加畫素數目下任何細節會不清晰嗎?
Cudacke Dees wrote:
而唯一不同就是等效焦長不同的照片,
等效焦長 1.5x 的那張就是很明顯得更糊.

借用 CD 大的圖片說明

請想像這結果各為長寬是 135 片幅的 2x, 4x, 8x 的中央區塊:

同一個人, 同一次手振, 同樣的振動幅度, 相對於整個畫面的比例一直在縮減
持續縮減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引用 #140 樓的發言
azuki21 wrote:
因為在同一快門速度下的一個成像裏,模糊(清晰)程度是永遠不變的。
而安全快門的概念就是把因振動而做成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的臨界快門(能成功拍攝的最慢快門>)。所以高畫素能捕捉更多細節清晰的影像。

咦, 就變成了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的臨界快門
就是你爭了一個多禮拜的安全快門耶~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inunu wrote:
引用 #140 樓的發言......

報告!第 67樓就這樣講了!
『所謂「安全快門」就是把因振動而做成模糊的影響減至到「零」的臨界快門』
joshwang wrote:
不要亂說話,以免被劍氣所傷。

動搖了?......判決後再動搖會很難看喔!

PS:如果樓主仍然堅持實際焦長 1/50s,就是始終如一,不是亂說話了!
中部馬斯 wrote:
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不懂問是正常的!j大你當初不也是開這版來發問嗎?何故厚此薄彼呢!
先進有提攜後進的風範!以洗鏡大所發的文來說,小弟拜讀多次!獲益良多!另小弟就是不知為何安全快門=1/焦段,你可以幫忙解惑嗎?(公式為何如此訂阿)


roachc wrote:
動搖了?......判決後再動搖會很難看喔!


當偶站在 101 大樓下往上仰望,已覺自己的渺小,現在看到本大樓已建到 185 層,除了對各位的崇拜加分外,還能作什麼呢?
roachc wrote:
報告!第 67樓就這...(恕刪)

r大你不會要我一路挖到 67 樓吧... XD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中部馬斯 wrote:
安全快門的公式是從何而演繹來的

槍林彈雨中~搶救雷恩大兵
看一下相機在光圈模式Auto ISO下Prefer的快門值大概可以略知這統計值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中部馬斯 wrote:
受教了!爬文的確有此...(恕刪)

夠危險了~你又補了一槍光圈、ISO固定了,曝光量只能由快門決定。哪管安不安全
chiang名言 : "如果覺得01變了也不相信我,那就離開吧..." 01不過就是這麼玩意兒~ http://zh.wikipedia.org/wiki/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