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2009.4.5聯合報頭版新聞.國慶煙火 金、銅牌照片造假?

HappyDavid wrote:
參加比賽就是要尊重"...(恕刪)


根據有人認為像機裡面有影像調整功能,也是數位,故得證跟電腦用PS處理是一樣的論點。
所以會有人提出,跑馬拉松不是都有穿運動鞋,那我穿的直排輪鞋也是鞋,為什麼不是鞋,
,也是用兩腳跑,不是都一樣,。
所以以後馬拉松也要嚴格規定只能穿什麼的鞋~
喜愛看地圖,悠游都會珊瑚礁的魚~
如風飛雪 wrote:
所以以後馬拉松也要嚴格規定只能穿什麼的鞋~..(恕刪)


穿好的鞋子當然成績比較好. 穿直排輪能跑馬拉松嗎?

很多競賽要求公平或是其他理由, 對使用器材都有限制.

像是乒乓球拍皮面, 高爾夫球桿或球鞋, 棒球比賽的球棒, 賽車對車子性能設計上的限制等等, 這與不同等級的相機上的差異是相類似的...

如果攝影比賽比的是機器操作, 對使用機器的功能或層級做某程程度上的規範當然是合理的.

數位處理, 就是透過電腦運算演繹產生的結果, 各家處理器及其各種預設後製功能演繹方式不同, 在相同的曝光條件下, 可以產生有很大的差異的影像. 有些人為什麼要買數位單眼和L鏡, 還要昇級到 Mk II, Mk III, 而不用DC 或傳統底片機, 我想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因為在同一個人對美相同的鑑賞能力和構圖能力底下, 用了數位單眼,能取得比較漂亮的影像, 就這是光學、電子與微電腦處理器所帶來的突破.

Photoshop 是數位處理, 原廠也提供機內的數位處理, 都是影像上的後製。Nikon和 Sony 在機內就進行HDR, Olympus 將進一步用數位在機內就修正鏡頭產生的光學偏差, 這也是後製. 本來要手動在 photoshop 裡自己調的, 接著變成可以用 Raw converter 就依鏡頭別自動調校的, 進一步到變成什麼都不用調... 什麼都不用調, 是因為電腦數位上偷偷的幫你調好了. HDR 和重曝也是一樣的道理.

要定義什麼叫後製, 可能要重新思考. 再說到 photoshop, 也是"技術", 後製也是要"口袋深度", 有些人就用得起DPP和 Gimp, 有些人用 Elements, 不是每個人都用得起PS, Eizo, Raid, 8 core, ... 要規範到哪種後製可以, 哪種不行, 也實在有評鑑上的困難處. 如果能說不瞭解暗房的人不懂完整的攝影, 不知道後製也是相同的道理.

我想的是, 考慮到後製的可行性, 來思考前製的達成方式. 並不覺得要往"靠後製把很爛的影象素材變得很漂亮"的方向去思考.

怎麼樣產生比較優的 HDR 或 重曝的影像.... 有哪些技巧... 這種場合應該用哪種手法好... 比較有趣. 至於, HDR 倒底可不可以用, 有一天就像是以前不存在的 ISO 25600 一樣, 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SagittaPan wrote:
…難道您是要我相信,您或大部分用PS作後製的使用者,都只是為了作底片可以達到的重曝成果,而不會去對原始檔案剪剪貼貼、塗塗抹抹?而經過剪剪貼貼、塗塗抹抹之後,還是可以稱為是同樣的作品?...(恕刪)
你從我哪一段話推出這個結論?我根本沒說過的話,你是在反對個什麼勁?我只說「二次曝光,在相機裡合成(疊圖), 跟在電腦裡純合成不做其他調整,根本是一樣的事。」怎麼會變成「對原始檔案剪剪貼貼、塗塗抹抹後,還是可以稱為是同樣的作品」,張冠李戴也未免太過頭了。這叫「稻草人的謬誤」。

PS 可以做很多事,或許有好幾百個功能。但我只針對跟重曝有關的「一個功能」來舉「一個例子」,完全不涉及「剪剪貼貼、塗塗抹抹」,目的是要點出你的定義有漏洞。這跟大部分PS使用者是否剪剪貼貼、塗塗抹抹,根本是二碼子事。

整理一下我的看法:
1. 對原始檔案剪剪貼貼、塗塗抹抹後,當然是另一個作品。但是否屬於攝影範疇,是另一個問題。
2. 二次曝光,在相機裡合成(疊圖), 跟在電腦裡合成(不做其他調整),是一樣的事。硬要區分一個是攝影,另一個是後製,是說不通的。
3.我用PS後製後,的確常會剪剪貼貼、塗塗抹抹。但這跟2.無關。說不通的還是說不通。

SagittaPan wrote:
…但也請您尊重我的堅持,也請您尊重主辦方所謂的無後製攝影比賽的堅持,即便您認為這是無所謂的、莫名的堅持。...(恕刪)
您要堅持練技術,我沒什麼好反對的,也完全沒有不尊重。但對於把本質相同的事,堅持要區分一個是攝影,另一個是後製,我就有意見了。如果是價值觀的問題,該彼此尊重。但對於道理不通的論述,就很難苟同。

至於比賽單位,我認為參賽者應該要「遵守」比賽規定(不是尊重),這是最基本的道理。但比賽單位的堅持,如果不合時宜或是不合理,當然要接受公評(我都還沒批評呢)。不知道你要的尊重是什麼,如果尊重是指不能批評,我就不同意。

SagittaPan wrote:
…但老實說,若不是為了這些堅持,我幹嘛換用40D配上重重的小小白,而不是用台餅乾機?...(恕刪)
老實說,使用高階DSLR配鏡皇的人多得是,未必都有這些莫名的堅持。
我覺得直接開放後製和疊圖比較實在!
這樣就不會有造假的討論,轉而討論怎麼拍的那麼差、後製的那麼差,這樣的作品還能得獎!

現在拍數位每個人都是後製過的!所以限制毫無意義!
(不要跟我說,你拍的都沒後製過!只要套用到相片風格、曲線、機身調整就是後製過的!)
(還有拍RAW檔傳到電腦後,你確定曝光、顏色、對比、色調、白平衡....等設定都是最完美的嗎!
誰能保證都不會動到這些設定!)



後製可以補強美中不足的作品!
只要讓人一看就說好,就是好作品!


但疊圖絕對不能加上現場所沒有的東西!
還有絕對不能讓人看出破綻和瑕疵!(這樣後製的功力才會進步!)












SagittaPan wrote:
難道您是要我相信,您或大部分用PS作後製的使用者,都只是為了作底片可以達到的重曝成果,而不會去對原始檔案剪剪貼貼、塗塗抹抹?而經過剪剪貼貼、塗塗抹抹之後,還是可以稱為是同樣的作品?如您真認為如此,那你和我真的是道不同了!


阿耶?!?!?您這樣說的意思是....使用PS的人都可能會去剪剪貼貼塗塗抹抹?!?!
偶就不能只單純用PS調整對比色彩喔?!?!?

傳統暗房就不能對底片剪剪貼貼....塗塗抹抹?!?!?好像不是這樣喔..........
您可知底片上有灰塵要怎麼處理???
要修掉新娘臉上的豆豆~~服裝上的瑕疵~~~要去背要合成~~您可知以前的人是怎麼處理的?!?!

PS, 就是Adobe PHOTOSHOP. 它為什麼叫"photo"shop?!?!

它怎麼出現的?!?!?它是把傳統暗房裡面能做的東西想辦法搬到電腦上才出現的~~@!!!!!
不論是筆刷~~圖層~~遮罩~~這些工具全是源自傳統暗房~!!!!!
PS可以做的~~很多東西在傳統暗房裡也可以做~!!!!!

以為底片就是真實???數位就是作假?!?!?這種想法矛盾太多了~~根本難以自圓其說~!!!!!!!

索尼阿法 wrote:
阿耶?!?!?您這樣...(恕刪)

你的論點總是繞在電腦處理數位影像的適用性與否.若用在個人創作或商業行為上絕對是沒問題.攝影比賽有攝影範疇規章.參賽者就的依照遊戲規則.犯規就取消資格退出.就是這麼簡單.看看討論的主題對象.嘉義煙火節攝影比賽金牌得主自己怎麼說:請睜大眼睛看看得獎者自己的說明.不是你說的沒規定
說明:因長時間曝光產生鏡片折射的影像,造成畫面雙重影像的假象。 因主辦單位簡章規定不得合成或修飾,所以把原貌呈現,並沒有合成或修飾之必要,如有合成或修飾畫面應該更完美如果電腦合成是被允許的.應該據理力爭.而不是辯解否認.
我攝影玩了30年了.也玩過好一段時間的數位影像.ps也受過職業級的訓練.不要說我對數位影像不懂.之前你說我排斥數位那你就錯了.做合成對我而言也是輕而易舉的事.不過我自己是有分際的.個人理念的創作我還是會在電腦上做.參加比賽的作品我還是照簡章規則.不容許的項目我一定遵守.無論傳統暗房數位ps也好.照簡章規定都不容許合成.在數位還沒出現時.早就有不許裁切.加色.疊片(暗房裡合成).比較嚴格的還有不許多重曝光(也就是有人說的相機內作的合成)的規定.再說過去攝影界對暗房合成的作品也是褒貶不一.郎靜山在攝影界會受到尊敬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輩份.他是華人第一位攝影記者.學的也是寫實攝影.攝影界對他有微言.就是他本來可以在唯一會攝影的華人優勢下.為那個時代留下一些歷史影像的紀錄.結果他沒有.也讓珍貴的歷史影像紀錄.淹沒在他的暗房裡.再回想他的合成作品現在價值何在.無論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都沒有.如果他當時做的不是暗房技巧.而是寫實紀錄想想那些影像有多珍貴.相機就是有這一樣特異功能.是其他工具所無法做到的.為什麼要捨本逐末呢?
老禪師兄

就別再解釋了啦!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這社會不就是這樣

現別管他是藝術還是技術

現在討論的是應該是"比賽規定"及"是否未依規定將照片合成"吧!?

扯東扯西

如果要衍生討論應另開主題才是吧!

===================================
提外話

提到郎靜山大師,又想到20年前

有幸於高二寒假在素菜館打工服務過其壽宴

有看一台Leica放桌邊喔!

我們還有一起合拍照,可惜照片是餐廳老板的

不然又可以拿來說嘴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cbgreenb/
Beck_tp17 wrote:
老禪師兄就別再解釋了...(恕刪)

謝謝!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在討論文上已經強調過了.個人創作歸個人創作.只要個人喜歡怎麼做都沒意見.比賽有比賽的規則就照規則.上文是針對涉及質疑我個人的回應.也將偏離的主題帶回而已.......
老禪師 wrote:
無論傳統暗房數位ps也好.照簡章規定都不容許合成.在數位還沒出現時.早就有不許裁切.加色.疊片(暗房裡合成).比較嚴格的還有不許多重曝光(也就是有人說的相機內作的合成)的規定.再說過去攝影界對暗房合成的作品也是褒貶不一.郎靜山在攝影界會受到尊敬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輩份.他是華人第一位攝影記者.學的也是寫實攝影.攝影界對他有微言.就是他本來可以在唯一會攝影的華人優勢下.為那個時代留下一些歷史影像的紀錄.結果他沒有.也讓珍貴的歷史影像紀錄.淹沒在他的暗房裡.再回想他的合成作品現在價值何在.無論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都沒有.如果他當時做的不是暗房技巧.而是寫實紀錄想想那些影像有多珍貴.相機就是有這一樣特異功能.是其他工具所無法做到的.為什麼要捨本逐末呢?


話都是你在講的耶~~???? 說要有底片才不算作假???經過電腦不算藝術?!?!?用本事不夠的人才用電腦取巧?!??
拜託一下!!!!!您自己說的~~!!!!不要怪在偶身上好嗎?!?!?!

還有提到郎老表示您又沒在看展覽~~!!!!!郎老最近兩回紀念展出~~~有很多他當年未公開的紀實/風景/人文/肖像影像~!!!!
是因為有一位簡大哥在幫忙拯救處理那些攝影家過世後所遺留的底片資料~~~這些影像才有機會公諸於世~!!!!
多虧數位化工具~~!!!!!不然那些底片很多就要發霉毀損在不為人知的角落~!!!!!!
老大~!@!!!有空多去看看展覽~~看看攝影集吧~!!!!!少一點自滿~!@!!!您的攝影才能前進~!!!!!不至於閉關自守畫地自限~!@!!!
即然是攝影比賽,總要注意到"攝影"這兩個字.
雖然粗略的說重複曝光和PS疊圖在某些地方上是相同的.
但一個是"攝影"技巧,一個是"造影"技巧,不能混為一談.

至於說現行的攝影比賽規章,究竟合不合時代潮流?
我想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似乎不宜混雜在本版中討論.
不然問題只會更加發散,沒法取得共識.

而根據版上評審前輩的發言,及新聞採訪中老師的回答.
似乎對作品稍微後製美化,是不採反對立場的.
只要不涉及造假,抄襲等重大違規情事,
一般而言評審是睜隻眼,閉隻眼接受的~

畢竟站在主辦單位的立場來看,
辦攝影比賽就是希望取得便宜又質優的作品.
如果那天主辦單位覺得攝影比賽的作品不符使用.
再來辦個"造影比賽"也不遲呀.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