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什麼是等效光圈

本樓自刪所有回文,毫無所求只是不想受氣!
fxben wrote:
感謝各位先進的解說,...(恕刪)


我從一開始就是在說 "不會是等於",
而且光圈的曝光值也不會因為換算而改變,
我質疑CoC公式的絕對性,
但把換算數據奉為真理的人實在太多,
所以我才發這篇文來探討,

如果在討論過程中,
有讓人產生誤解的部分,
就……很抱歉了~>_<~

ijk0001 wrote:
說實在話真的不知你...(恕刪)

綜合您98樓和144樓的言論, 因看不懂所以請教一下.
1."感覺上是高度增加了(入光多了)"
入光多了, 那表示曝光增加了. 那在視覺上應該看到的是照片變亮.
就以拍攝螢火蟲的照片來說好了, 這應該符合您一再強調的弱光環境吧.
個人的經驗是不管是縮圖或是沖洗小張照片(例如3x5), 在視覺上只會感覺比較暗.
不會出現比較亮的現象.

2.您在98樓的說法是說在弱光下拍攝小DC會勝過DSLR?




jill1124 wrote:
我從一開始就是在說...(恕刪)

你想說m43 25mm f1.4在無限遠時視角等校25mm但是100cm的對焦距離時視角並非等校25mm?
不能把25mm鏡頭這樣的標示當作是真理, 是這麼個說法吧?
如果你對於標示法則感到被欺瞞了,那麼的確建立在這上面的換算公式也不可能會是你所滿意的答案

如果你有特別需要精準的需求是可以找鏡頭廠設計出你所需要的鏡頭來,高倍率變焦鏡頭也是可以做到視角不變,只是在光路上的設計會跟一般消費型鏡頭有所不同,至於代價...就是他是訂製品而且可能超大超重不方便在一般生活上使用

另外早期底片時代的相機的測光是外部測光(非TTL),用測出來的值套到相機上會有所誤差,事實上你用測光錶所得的F值就這樣設定到相機上曝光也一定會under(以前底片時代都是在翻相時會補回來所以除非專業沖洗的人否則不會意識到這現象的存在),後來相機有了TTL測光之後用原廠或相容閃燈在使用上則沒問題是因為TTL測光可以抓出較為準確的曝光值,畢竟他TTL了,不受鏡頭透光率影響,若你是在30年前是否也要說F值都是假的? 不能將測光錶跑出來的曝光數據當作為真理?
raguna wrote:
若你是在30年前是否也要說F值都是假的? 不能將測光錶跑出來的曝光數據當作為真理?

剛好路過,插嘴一下。

這不用 30 年前吧,現在也還有賣沒有內建測光系統的相機,Leica M-A。
ykch wrote:
您在98樓的說法是說在弱光下拍攝小DC會勝過DSLR?...(恕刪)


一般人在說片幅的時候,都會忽略鏡頭. 請問DSLR鏡頭多大,dc鏡頭多大?差異是很明顯的!

其實在光學解析度可接受與法蘭距足夠的情況下, DSLR的同一顆鏡頭透過減焦, 比方說 0.3x減焦鏡, 之後DSLR上的f1.4在dc上會變成f0.42!
可以想像Panasonic GM1 + speedbooster + Sigma50-100 f1.8的怪異模樣嗎? 這個組合跟D70視角相同,不應該說視角更廣(1.4x vs 1.6x), 可是GM1收到的光照強度卻是D70的一倍.
richard_huangtw wrote:
一般人在說片幅的時候...(恕刪)

是。但這個議題和ijk0001大兩篇文章的意思適合這樣解釋嗎?
ykch wrote:
綜合您98樓和144...(恕刪)

我可沒有說弱光下DC入光比較多喔。
我是在解釋說感覺上的DSLR FF在弱光好像較吃香,其實是因為他面積大那麼縮圖後感覺上那些燥值雜點好像叫少相片叫清晰了而已。
我已經補充喔,因此有好事者就將一切的狀況掛上等效光圈一詞。用水桶接水只是想解釋為何感覺變入光多了而已,其實,每個曝光點所接受的入光量是是相等的(所以沒所謂過曝),可是當曝光點多時,縮圖後,一些細節被補充了,所以好像感覺兩者有差異。
用DC來比FF是想拉大彼此距離好比較,可是DC又不能用相同的一顆鏡頭啊,所以我後來用FF與APS-C的CMOS來解釋。
我想禪述的只是我的認知裡等效這詞,是好事者硬要將不同的東西拿來做比較,因此產生這一個詞。
為何硬要比較,不就是片幅之爭嗎。

要拍螢火蟲,建議還是用新一代的外星科技機種,省時方便又開心。
raguna wrote:
你想說m43 25mm f1.4在無限遠時視角等校25mm但是100cm的對焦距離時視角並非等校25mm?
不能把25mm鏡頭這樣的標示當作是真理, 是這麼個說法吧?...(恕刪)


不不不,

我的意思是說,
很多人把M43的光圈值X2,
就把光圈的所有數值都"等於"成全幅的光圈值,
包括曝光,景深和散景,

我的推論是說,
曝光值不會因換算而改變,
景深和散景所換算出來的只是概略值,
還會受到其他因素所影響,
所以不會是絕對的"等於",

鏡頭焦距的標示是被定義的值,
指透鏡中心到光聚集的焦點,
也就是感光元件位置的距離,

更精確的定義是,
當對焦點設為無限遠時,
從其後主點算起,
至其後焦點處之間的距離,

焦距的定義跟視角沒有關係,
也不是依據視角來定義,
所以換算光圈跟視角差多少也不會是重點,

絕對不是說,
"不能把25mm鏡頭這樣的標示當作是真理"
fxben wrote:
我也想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恕刪)
您改用 Nikon FF 機身來測試會更清楚:
FF 機身用三角架固定位置,
先用 60mm微 開 FX 拍一張,
換成 40mm微 開 DX 拍一張,
把兩張縮成相同畫素,
再去比較壓縮感(背景的相對位置)有沒有一樣?

這才是驗證等效焦長 1.5倍(60mm:40mm)的最佳模式

相機不同,法藍距就不同,
鏡頭也無法確認固定焦距(變焦調在 100mm 是否確定 100mm?)
說服力不強。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