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尊敬嗎~~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

Cudacke Dees wrote:
那偶就 po 一張樓主這輩子大概都沒這麼用心拍過,
但是後製很多, 但是不是拿來彌補錯誤的照片,

拍得不錯哦~

試想您這張作品,若是拍照時出現失焦!光圈、快門設定錯誤...等問題,
在後製階段就要花更多時間調整。況且有些拍照失誤還不見得後製救得回來!

依樓主的意思;一開始避掉一些攝影技術上的失誤,後製或創作時的空間就
更大也更輕鬆,不是嗎?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發這種文章的人
不知道你憑什麼用鏡頭的視角去裁切?
用原廠的色調那又不是你的顏色,你喜歡商人為你決定的顏色?
用RAW檔,那還不是要後製決定顏色
曝光只有適當與不適當的問題

發這種沒營養的文只能突顯傲慢
果然是後單眼時期...

c8631506 wrote:

試想您這張作品,若是拍照時出現失焦!光圈、快門設定錯誤...等問題,
在後製階段就要花更多時間調整。況且有些拍照失誤還不見得後製救得回來!


為什麼要有失焦?
光圈快又有什麼理由必須門設定錯誤?
這些跟偶拍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這樣後制,
有什麼關係?
一點也沒有, 這才是重點.
這張很明顯的就是,
照你跟樓主的理念,
很簡單就是拍不出來,
用什麼光圈快門, 焦點對哪都一樣,
拍不出來,
因為想法已經偏差了,
井底之蛙已經自己畫地自限了!

c8631506 wrote:
依樓主的意思;一開始避掉一些攝影技術上的失誤,後製或創作時的空間就
更大也更輕鬆,不是嗎?


no 樓主的意思,
跟你一直以來想隱藏都隱藏不起來,
把後制當作拍不好的彌補過程是一樣的,
而事實是,
後制真正的目標從來就不是拿來彌補缺失,
而根本就是 "用心" 創作上的一個重要環節而以.

藍色小章魚 wrote:
很多人還搞不清楚這樓的定義
並沒有抹滅後製的存在,而是攝影的精髓在於拍下每一刻的感動


所以說後制跟拍不拍的下每一刻的感動有什麼關係?
後制讓每一刻的感動減少?
後制讓人無法感動?
後制跟感不感動根本就沒有衝突!
這才是事實.

prionsc wrote: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尊敬嗎~~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
這種觀念沒人想過嗎??


所以樓主這段已經射後不理, 定義了什麼? (好用心阿!! 人都沒影了....)
減少後制才可以用心?
用心所以不能後制?
後制所以不尊敬?
Ansel Adam 對自己的作品不尊敬?
郎靜山對自己的作品不尊敬?
現在各家的相機月來越多設定, 月來越多內建後制風格,
對自己的相機不尊敬? 還是對那些專拍 JPEG 的用家不尊敬?
到底用心跟後制有什麼特殊的反比定律?
定義啥?
不過就是無的放失, 射完就跑而以.
記得昨晚入睡前偶然看到一篇長篇好文,
很多觀念頗為讚同,
但因為太長了就先睡了,
也忘了加入收藏,
怎知今早卻不見了,
有誰告訴我是發生什麼事了?
藍色小章魚 wrote:
那麼喜歡後製,那你也...(恕刪)

三貂嶺隨著礦業發達而發達
也隨著礦業落寞而落寞...
會特地造訪這個小村的人不多
大都是前往三貂嶺瀑布群的山友或攝客
而在這邊生活的人們出外採買都是到瑞芳

在那個年代車站一出來
就是一排商店街人聲鼎沸
然而商店街現在依然存在
只是早已殘破荒廢...

我喜歡你這張照片
讓我想起我第一次造訪這個小村
也是一樣看到老阿嬤提著一小袋採買的東西
撐著傘慢慢一步步的走回家...
Cudacke Dees wrote:
為什麼要有失焦?
光...(恕刪)

哇咧~一篇回文的涵意被你解釋成這樣!
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呀!!!

底下這段話~

c8631506 wrote:
試想您這張作品,若是拍照時出現失焦!光圈、快門設定錯誤...等問題,
在後製階段就要花更多時間調整。況且有些拍照失誤還不見得後製救得回來!


為什麼會導致您回這樣的留言?

Cudacke Dees wrote:
為什麼要有失焦?
光圈快又有什麼理由必須門設定錯誤?


或許一開始沒寫好才造成你的誤會!
如果改成這樣會不會比較沒問題?

若是拍照時出現失焦、光圈、快門設定錯誤...等問題。
在後製階段就要花更多時間調整。
況且有些拍照失誤還不見得後製救得回來!


PS:無意冒犯,你確定你的中文閱讀能力沒問題嗎?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milofox wrote:
標準的美工人員相機對...(恕刪)


嗯, 是的, 我不懂攝影... 你說對了, 因為我大多數時候都是用手機在拍照

針對標題-->"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手機也有快門哦XD 但是手機拍出來的照片大多數上不了台面, 所以我沒辦法減少後製...

事實上, 我不是那種可以為了拍一張唯美的照片而花上一大把時間在調相機設定的料, 我玩街拍的, 我大多數時候都在記錄人們/動物瞬間的一種行為, 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瞬間, 所以我根本沒有時間站在那去把一大堆設定調好, 往往很多照片都是曝光不足, 或者是盲拍沒對到焦等等等, 這些都需要在後製上下一點功夫.

比起"攝影", 按下快門這個動作對我來說更適合稱之為"記錄"; 比起"攝影師", 我更願意當個"記錄者", 所以我是真的不懂攝影, 我只知道要把我從街頭上拍回來的每一張珍貴的照片, 套上我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裡認為最理想的色調, 來呈現我當時所想要表演的一種"意境".

對我來說, 按下快門頂多只是"拍照", 還不到"攝影", 攝影絕對不只是按下快門那麼單純...

--- ---

我覺得後不後製是相當主觀的事, 既然大家都是拍照的, 沒有必要去把"後製"跟"不後製"分門別類, 難道說只有拍照不後製的人才稱得上叫"攝影師"嗎?
這幾天在設計這本攝影書的中文版 -
digital landscape photography by michael frye



第三章的數位暗房中引了Ansel Adams的話 -

「我把負片當成樂譜,而印晒就有如演奏,傳達攝影師在按下快門瞬間感受到的情緒與美學意念。」——安瑟爾.亞當斯,1983年

把這段話分享給 - 那些腦袋比作古的Ansel Adams還老化的網友們。

不過玩個幾年的相機,就自認為學到的某些侷限的攝影觀念要拿來當作準則,還拿出來指責他人

攝影的面向廣到你無法想像,先多讀點書吧!再來發表你所謂的攝影"高見"。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ricky_lin wrote:
「我把負片當成樂譜,而印晒就有如演奏,傳達攝影師在按下快門瞬間感受到的情緒與美學意念。」——安瑟爾.亞當斯,1983年

大師不愧是大師,說得真好。

只是大師當年嚴謹的攝影功夫,傳到數位時代還剩幾成?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