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ben wrote:
...再重複強調一...(恕刪)
版上很久以前的文章就有討論過了
只要物距不變,透視是不會變的。
透視、距離 與焦距,在實際拍攝畫面影響與關係!
固定位置對在中心點只是標示您拍攝的角度,好像不代表前後距離吧

因此您的測試中雖然等效焦段設定一樣,
但是因為兩台相機視角略有不同,
由此可知並不是完全等效,
不論是像147樓大說的鏡頭廠商標示有偏差的關係(焦段不同),
或者兩者機身感光元件位置前後距離有些偏差(物距改變),
就結論來說就是沒有完全一樣,
因此結果自然有些許落差。
我很清楚這實驗本來就很難抓準,
畢竟不是實驗室,難度真的很高

開版大最初的用意只是要探討
等效「光圈」這詞的意思,
而很多人也說了用等效「景深」
來解釋會比較恰當,
而且這也只是概抓的換算而已,並不表示完全一樣,
結論很明顯,
不知道為何還要再繼續深入討論。
這類討論不同片幅景深的問題,
很多網站上也都有說明
可以參考一下
fxben wrote:
...再重複強調一...(恕刪)
不好意思,
雖然我很討人厭,
不過我還是很多嘴講一下,
我想先請大家做個簡單的小實驗,
單純的固定好相機,
然後手動轉動對焦環就好,
轉動對焦環的時候會發現,
鏡頭前的景物會稍微變大或變小,
體積並不是固定的,
或者換句話說,
視角的範圍會變化,
(定焦鏡可能會比較明顯)
不只是景物會變大變小,
連進光量也會有變化,
對焦點比較近時,
失光就會比較嚴重,
我附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重覆曝光,
準焦曝一次,
脫焦曝一次,
圈起來的地方是同一根路燈,
大家可以看到位移非常多,
我的意思是說,
不同焦距的鏡頭放在同一個地方,
雖然對準同一距離的物體,
但因為對焦距離跟鏡頭焦距之間的比例不同,
呈現出來的視角,位置,
應該會有一些差異,
原因是焦距的光學結構,
如果大家想討論的話.....再...

fxben wrote:
等效裁切視角透視感與壓縮感=實體焦段者…,我比較質疑這一點;
我為什麼用相機顯示的"中心點"去對在固定的地方,就是為了顯示透視感也不會"等效".(恕刪)
因為重點在於"視角" 而不是exif顯示的焦段. 用exif顯示的mm根本不可靠,我在上面舉過兩顆25mm的例子.
反之只要視角一樣,透視就一樣.
jill1124 wrote:
對呀,上面實驗的偏...(恕刪)
大家都滿晚睡的 :)
其實有視角 有對焦距離 拿紙跟筆畫幾條線就能證明透視是一樣的.
況且說透視不同與片幅有關, 既然如此FF跟m43比對的結果為何不是2x的誤差,而是透視略有不同呢?
大家討論這麼多, 原因不外 拿不同鏡頭,焦段,對焦時的位移... 都是些非恆定 非理想 非線性的取樣. 這樣的類比其實沒太大意義.
若用同一顆鏡頭, 35L來說好了. 他在A7上的透視, 與A6000+Speedbooster減焦鏡. 你會看到的會幾乎相同 (35x0.71x1.5 = 37.275mm 視角) 的透視. 原因無他, 其他人工上不完美的變因消除了, 只剩下視角略微有落差.
宅男乙 wrote:
你真的確定要計較這...(恕刪)
這個也是影響之一
基本上兩顆不同鏡頭中央到邊角的解像力不同,各波長的光路也不同,本來就不可能可以完美重現,就像是一顆鏡頭多少會有枕狀變形,所有的計算公式都是建立在完美的情境下,高倍率鏡頭本身在望遠端的近距離會有縮水的現象,當初tamron 18-250出來的時候有做過測試(好多年前看過的網頁,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會特別做測試並不是因為這問題他才有,其實大多數的鏡頭都有這現象,只是高倍率鏡頭的現象特別明顯,那為什麼tamron 18-250可以標成250mm,因為標示法則的關係,鏡頭的標示法則是以無限遠對焦的視角去當作鏡頭的焦段標示,即使是定焦鏡頭也是有在不同對焦距離有視角變化的問題,另外關於標示法則,鏡頭實際是50.8mm他會標示成50mm,所以....換算公式只是簡單給你可以有點想像輪廓用的參考數據, 光是用18-200mm的200mm端跟定焦200mm用來近拍視角就有很大的差異
完美的理論下"等校"就是"等於", coc算出來的景深其實跟實際有很大出入,換算的參考雖不是絕對準確但還是有參考的價值,不能因為一些誤差就否定換算的一切
補充: tamron Q&A
▼高倍率變焦鏡頭如18-250或28-300的視角似乎比等焦距的望遠鏡頭涵蓋更廣,我懷疑在望遠端的焦距可能比實際設計的焦距還短?
高倍率變焦鏡頭使用內部對焦系統,來降低最近攝影距離,當內部對焦系統應用在廣角至望遠類型的變焦鏡頭時,望遠端在接近最近攝影距離時放大率會減少。當用變焦鏡頭的望遠端在近距離拍攝時,它所涵蓋的視角較定焦望遠鏡頭的視角廣,由於任何鏡頭焦距的定義,是由對焦於無窮遠處而決定的(而騰龍高倍變焦鏡頭在望遠端對焦無窮遠的視角與定焦望遠鏡頭對焦無窮遠具備同樣視角)此現象並非鏡頭有缺陷或瑕疵。
▼當我使用騰龍60mm、90mm、180mm微距鏡頭時,鏡頭的光圈值在相機上顯示較原設計值小,是我的鏡頭有缺陷嗎?
Nikon 數位單眼相機其光圈值 (F值) 顯示為實際進光量,當鏡頭接近主體作微距攝影時,鏡胴會伸出,造成進光量減少,Nikon 數位單眼相機會用較小的光圈值( F值較大 ) 來顯示進光量減少,但實際上鏡頭的光圈並無變小,這種現象並不是鏡頭缺陷或瑕疵,而是相機的特性。
補充: タムロンvsシグマ 高倍率ズーム対決
記得有另一篇有比較明確的說明,不過這篇也是可以看得出不同的鏡頭在無限遠對焦距離(視角幾乎無差異)與200m端在不同近攝距離(不同鏡頭差異很大)拍攝下的結果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