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評臺灣現代攝影第一人柯XX的一些作品和行銷手法

與攝影無關
作品的好壞自然有市場、輿論去公斷
一個人的評論我倒是覺得平心而論就可以
不需要力挽狂瀾的推翻他人立場
這會失去自己客觀的建議而趨向主觀的批判

作品的好壞數年之後再看是否存在?
可以確信
普世價值和分眾市場的價值一定還會繼續存在

說第一人或許狂
也或許是你所質疑的
但是
這否定的說法需要更有力的證據去說服大家眼裡的價值才是!?
發糞塗墻兄:

你是否可把您的相片,多一點呈現給大家欣賞...只有一張實在看不出什麼.

或你有FLICKR之類的,,我想大家看的多.才能下判斷.



自己對相片拍的好不好,美不美..的定義是.

看了相片會感動的,就是好照片.

至於水平線的問題...那是數學的事.不是感性的.
感性不一要黃金比例........


期待您能貼個20張以上...期待感動!!
無風險國度:http://www.norisk.com.tw
小弟觀察眾口水戰歸納出的淺見

*前提是:提出異見*
-----------------------------------------------------
第1階段 - 提出異見
挖勒XXX

第2階段 - 社會自我規範機制
有人會跳出來說: 請放尊重一點

第3階段 - 養光韜悔
當事人潛水去, 空留白羊黑羊角力

第4階段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人會跳出來說: 大家講的都有道理

第5階段 - 指鹿為馬
最後有人會出來說: 挖勒XXX, 才是真知灼見...
-----------------------------------------------------



看不下去耶
其實狗吠火車, 我覺得還蠻貼切的, OK拉
不然狗吠月亮, 比較有修養
我也要出去吠吠了, 才不會對身體不好
我有個疑問,
轉染法就是不是等於底片的後製呢?
那數位相位後製能否達這種標準備呢?
用數位的轉染法表示作品參展會不會被歸為後製呢?

我覺得,
攝影這方面,
真實攝影跟後製攝影是兩種不同的。

我倒覺得,
能讓一般人看得懂就才是真正的藝術,
而關起門人給人看的只是大眾不接受而已。

電影食神說過一句話: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
所以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


不過那兩極的確是不錯!
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IYG9RS6CERmjoOOgcbX1c8B5bLc-
發糞塗墻 wrote:
老實說,我覺得eas...(恕刪)


老實說
我是個不懂攝影也不知道柯博文的人..........
看了柯博文作品@@...............
我覺得蠻普通的....
只是內心話

很久沒有上01了...上來就看到這麼熱烈的討論串...

看了每一位的發言

我覺得這樣的[吵]也很好啊

可以看到和諧時不一樣的分享....

受益良多~~
anapplefuo wrote:
我是個不懂攝影也不知道柯博文的人..........
看了柯博文作品@@...............恕刪)


看到最後怎麼變成"變型金剛"...

還是大師有別名?
anapplefuo wrote:
老實說
我是個不懂攝影也不知道柯博文的人..........
看了柯博文作品@@...............
我覺得蠻普通的....
只是內心話


如果發糞先生像你這樣直接表達感受的話

我想圍剿他的人會少很多

但是他不是

他一開始就先猜疑eason是柯大師的朋友,是來幫柯的書打知名度

然後再說柯可能很會行銷自己所以能成名

雖然都只是猜的...但是抹黑的效果十足!!...就跟時下政論節目一般

最好笑的是這個:

瀏覽了普通人柯錫杰的所謂臺灣攝影第一人網站,我是昧著良心說的,
充其量只是一個旅人拍下的一些照片,而且都很普通。

跟這個

我並沒有否認他的所有作品,我只是覺得爲何那末世俗的被書裏的美麗文字反客爲主的在他攝影作品上,
攝影美學和構圖技巧是歷代很多無名英雄所累積給世人的技術和觀點,
我比較不能認同的是老柯將這些技術和觀點反用為自己的美學思想進而謀個人提升知名度的工具!

看出來了嗎...
前面批都很普通
後面說我並沒有否認他的所有作品

最後還不忘再抹黑柯大師一次
我比較不能認同的是老柯將這些技術和觀點反用為自己的美學思想進而謀個人提升知名度的工具!
證據啦!!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你的證據呢??
批評別人的作品跟抹黑別人的人格是兩碼子事...發糞先生在做的是後者!!!
01有太多哲學大師跟文學大師了...

通通是大師級的人物啊....

我認識一位朋友很喜歡攝影,習慣到處稱贊別人,甚至當面吹捧對方是大師,謙稱他自己只是一個愛好者,而他的生活習慣是不管任何活動,最先注目的是對方的裝備,不管是登山、攝影、跳舞.....,總是喜歡用對方使用的裝備來評價對方,也因此他的人緣不錯。

但是從她拍攝的習慣與作品來看,看到的卻不是符合美學標準的圖面,而在按下快門的瞬間,他總是直覺反射式地留下對方最不堪、最尷尬的那一刻。

攝影因為它的本質是快速的,所以最能直接反應攝影者的內心,不似繪畫或文章有機會反覆斟酌,就如同我這位朋友的行為一樣,平時表面上對人恭恭敬敬,外交辭令滿嘴跑,但是照片卻看到了這個人的真正內心。

固然版主的言詞過於挑釁、不禮貌,但是既然是要玩攝影,最好還是心口一致地面對閱聽人,因為拍出來的作品是騙不了人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