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回到攝影的最基礎~美感美學

calvind3 wrote:
沒想到這篇"月經文"...(恕刪)


大大,算了吧,別再解釋了,看得懂的人,會明白大大說的是甚麼,看不懂的,會將大大誠心跟大家分享的經驗,看成是一種賣弄,然後自我矮化,對號入座,再給您扣上一頂"你看不起我"的大帽子。

跟照片一樣,有人欣賞就好,不必要求人人讚頌。

仚 wrote:
最基礎的美學?美就是...(恕刪)




美學,與商學、科學等一樣,是門學問,而且世界上也有許多的藝術學校在培育這類的人才,
舉凡平面設計、商品設計、純藝術、藝術理論、藝術行政,甚至細分到攝影、電影、油畫...等等,
但其實只是媒材的不同,基本對於美的理念都是一致的。

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沒有錯,
我喜歡紅色、你喜歡黑色,沒人能說你俗或沒品味,
但是什麼彩度的紅搭配多大面積的黑才好看?
這就有學問了,這牽涉到協調與均衡,"色彩心理學"有講,各大書店都有在賣^^
這幾乎算是一種統計的科學了,絕非一句"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就可以簡單代過,如果真的如此,那梵谷的畫作和我小時候的塗鴨,不也能相提並論了?

上次聽廣播,好像是蔣勳吧,
在講為什麼台灣人的美感會落後其它國家這麼多,
主因之一是藝術教育起步的很晚(美術的啟蒙還是日據時代由小日本帶進來的),
升學主義又嚴重影響至今美術課的正常授課...
因此台灣的建築物大多七雜八怪、大部分的男性不會穿著(也根本不在意),
而在mobile01上,看見一些奇怪的發言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機很好買也很普及沒錯,但美學它仍是門高深的學問,美感的培養也絕非一時三刻,建議大家還是虛心點好~






ianwu99999 wrote:


話說 
我兒子上...
後來學校要他們學寫書法
我:寫書法 就是要多看看書法帖、從練習筆劃開始喔
兒:那個不用管,你不要再跟我說毛筆後面的腦袋之類的話
那個我聽濫了
我:你剛開始學,我們用一般的文房四寶就好。
兒:不行!我上網看好用具了
毛筆我要用筆皇,這樣線條又順又不會分叉,而且筆身好握又耐久
硯台我要買頂級的端硯,這樣磨出來的墨,又細又稠
墨條就是要最高檔的松墨,黑中帶著一點點的青色,墨乾之後不會一片死黑
紙張我要手工宣紙,觸感不會太滑,吸墨也不能太快,才能顯出筆劃的的力道
有了這些,寫書法就沒有問題了。
我:可是你才初學,有必要用這麼好的用具嘛?
兒:老爸你不懂,與其現在買普通的用不順手,還不如一次攻頂才不會想東想西的。
便宜的東西要脫手也不容易,頂級的用具折舊率低,買來用用再脫手也划算。
我:好像有道理喔
兒:那就對了,趕快買一買,我好寫開箱文
.............

(恕刪)


哈哈..真有你的,大大..笑的我肚皮都痛了...哈哈哈
calvind3 wrote:
前幾年比較有空時會到...(恕刪)


很好的分享
不過放在MOBILE01..... 就有點可惜了!

Job wrote:
我今年48歲,拍照的歷史超過30年,因為15歲初中(私校)畢業前,擔任畢業紀念冊的編輯工作而接觸攝影,當時我家有一臺Canon單眼相機,我父親也放心大膽讓我帶到學校亂搞,成為我人生第一個長期堅持下來的興趣。
因為我很早就擁有相機,所以除了自己手上這台以外,我從不研究相機,就是一機一鏡一直拍,每次照片洗出來挑片才是重點,我大概每次都要扔掉一半以上,由於相紙不好保存,我從20年前開始就只拍135的幻燈片,沖片回來先在燈箱上挑一遍,然後再用幻燈機打在白牆上欣賞。
我比較誇張的一點是十年前結婚,我的結婚照也是拍幻燈片,買slide底片給攝影師,拍完之後我自己拿去沖片,沒有相紙不用修片,婚宴上也是帶著幻燈機打在白牆上讓賓客欣賞。
進入數位攝影時代之後,拍照幾乎沒有成本,我很喜歡用連拍模式,所以挑片成為一種比拍照更辛苦的功課,但我樂此不疲,因為紀錄的是兩個小朋友的成長點滴
我想要在此反覆強調的是:大量的拍照然後用心的挑片,當你記得挑片很辛苦的時候,下次拿起相機就會斟酌一下,別再製造垃圾給自己找麻煩了。
照片本身是一種視覺性感官的紀錄,它會曝露攝影者按下快門的心態,或者把當下的情境或感受凝結下來,這是它比其他媒體更有魅力的地方。
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樣子和以前不一樣,你多想回味以前那稚嫩的模樣,還好我有拍照紀錄下來,有些內容當時不覺得怎樣,但加上時間的距離後更增添彌足珍貴的美感。
(恕刪)


大大照片的美就不說了,但是對於照相的熱愛和堅持....實在美的令人佩服和動容

我覺得大部份的人都會習慣性地以他自己有限的認知去看待他所接觸到的任何事物 (蘇東坡的故事例子舉得不錯)

有限的認知指的是一個人就算是曠世奇才且具備多元化知識也不可能什麼都知道 (難道他是神!?)

我們應該要以最開明的心態去看待每一件事物 (這是和諧地進步最基本的態度)

對任何事物都要以最開明的心態去看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當偉人已經不容易 何況是聖人!?)

我能理解很多人認為樓主老調重談且好為人師所以對他嗤之以鼻 (有寫錯字麻煩跟我說一聲)

也能明白不少人覺得樓主勇於指出且熱心分享所以給他愛的鼓勵 (歹勢!! 不是愛的抱抱...)

然而在這大千世界之中本來就沒有一個絕對 (色即是空這不用我解釋)

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都有它的價值也一定都沒有 (只有相對沒有絕對的再次闡述)

若你問我到底是對樓主嗤之以鼻還是想給他愛的鼓勵 (難不成非得用二分法看待任何事物!?)

我會回答你都有 (你沒有聽錯)



[後記]
我喜歡美美地紀錄生活照
tsai_cc wrote:
自以為搞藝術的人總是瞧不起玩器材的人
但是人家玩器材的發明X光可以看到你肺部長了東西
發明電腦斷層攝影的還得了諾貝爾獎
難不成你去看病要跟醫師說這張照片沒有美感?
請問布列松對人類又有什麼貢獻?

就算是記錄的玩家好了
要是人家偶爾拍到了誰殺了甘乃迪
再不濟,隨便清代一張記錄照到今天也都是珍貴的文物
那可比搞藝術的搞了半天美學有價值多了

攝影各有各的玩法
風花雪月真的輪不到你管啦

如果搞不清楚攝影的最基礎是什麼,請別說美感美學這種笑死人的話
補個連結給你看看攝影的最基礎是什麼
攝影術的發明

認同+1

我只是個凡夫俗子,我不懂什麼美學!
但是我以能用我的相機記錄下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為樂!


樓主的文章到底是要教人培養「美感美學」??
還是要貶抑其他那些有相機但是沒「美感美學」的人??
為什麼文章的最後還把那字體加大??
calvind3 wrote:
好的相機與好器材只能輔助你完成你像要表現的完美畫面
最最重要的是
觀景窗後面那顆腦袋的深度


不過就個相機嘛!不過就按個快門嘛!
真有那本事,我想世上也不過就那幾個人~
為什麼不提「當個開心的拍照人」呢?
http://blog.xuite.net/kevin.rs/blog
calvind3 wrote:
前幾年比較有空時會到...(恕刪)


完全同意版大所發表的~~
我也覺得版大所言為均為事實與重要之處~~

版大~~加油~~
101stAirborne wrote:
認同+1我只是個凡夫...(恕刪)


情境假想

父:女兒,你看你小時候多可愛
女兒:……, 你拍的好難看
父:……


你們看,這的新作…
友s:嗯……。(沉默…沉默)
友s:嗯…(走遠。走遠)

樓主說得實在是很好 當頭棒喝 我只是個新手 但是真的很感同身受 身邊有些朋友 除了套用style 就是套用
但是拍出來的成果 卻也能迅速贏得他人的讚同 反觀自己的作品 只是因為風格不夠夢幻 所以他人觀感就很差了 也覺得你不會拍照 雖然我的確也是拍的不好 但是我很用心去構圖 學習 但這些好像都是被他人所忽略的...
現在的人 好像也真的講求速成 不管是看的人 或者是拍的人 連我也曾迷惘了 也試著直接去套用photoshop的風格檔 但總覺得 這不是我自己的東西...
所以樓主所提到的 美感美學 嗯 我真的是很受用 應該是我對美術的涉略太少了 今後我會多看點相關事物 書籍 秉持對攝影的熱誠 受教了 由衷感謝這樣的好文!!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