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點很重要,就是 預視
先想像你要的畫面感覺
再來決定曝光量,特別是很多場景
亮度範圍都會超過感光材料的寬容度
所以曝光沒有所謂的標準
只能說有正常曝光
但是現在底片跟數位並存的時代
感光材的特性,有很大的不同
得要因應手上的器材,做些修正
PM wrote:
數位可以用HDR, 底片的話不想數位化後用HDR就要重曝,
不過重曝是很花時間失敗率又高的拍法,
不過拍成功的話, 一張很像HDR的正片, 是很感動的一件事。
另外如果過曝或不足的部份有很明顥的分界, 比較快的方法就是搖黑卡,
而且底片也能用, 不過沒經驗的話失敗率比重曝還高,
大白天快門很快的情況下也沒法用黑卡。
joykafka wrote:
除了HDR, 黑卡, 補光等人工修正方法, 從取景構圖上去做改變, 則是一種自然修正法.
後者的基本功夫回到文包兄提到的對於光影的思維, 測光的技巧, 與曝光值的決定.
感謝兩位的指教
看來要避免主體曝光正確,其他景物卻過曝或曝光不足的狀況
只能盡量從取景構圖上面去下手了
不過這也是說如果場合是那種需要搶拍的活動
唯一能做的只剩下後製一途了嗎...

Believe Your Justice.
smilept wrote:
先推到最遠端(35)..測光後再拉回來(17)...再依經驗加減EV......(恕刪)
我說說我的方法, 先簡化問題,
1. 假設你的中央重點測光是對畫面的 40% 測光.
2. 在 17mm 的視野裡, 有著一朵黃花面積約占10%, 一朵白花10%, 一朵紫花10%.... 由於你的中央重點測光是 40%, 只能取得幾朵花及草一起的整體測光值. 由於各種顏色反射率不一致, 或者受光情況不一, 不易估算適當曝光值.
3. 用35mm 拉近, 視野的面積縮為約原來17mm的25%, 這時候黃花影像的大小剛好占滿畫面 40%, 也就是中央重點測光的範圍, 你便可以取得黃花的正確測光值, 也可以分別取得其他各朵花的測光值, 並加以適當的曝光補償.
4. 退回 17mm, 依剛剛取得各"點"的測光值, 估算適當的曝光參數.
你參考參考.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