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下載圖片之後想開原始檔詳細資料來看,不知道為什麼跳出 KUSO Exif V3.0裡面的資訊
我都忘記電腦裡面有裝這套小程式了,放上來看看:
常用資訊
廠商: NIKON CORPORATION
機型: NIKON D300
軟體: Adobe Photoshop CS3 Windows
影像尺寸: 1500x996
影像成分: Y, Cb, Cr, -
建立日期: 2011:12:18 16:37:23
修改日期: 2012:02:28 01:36:36
原始日期: 2011:12:18 16:37:23
曝光時間: 1/100"
光圈大小: F10.0
最大光圈: F4.0
模糊圈(CoC): 0.020 mm
超焦距離: 0.72 m
曝光模式: Manual
曝光補償: 0
測光模式: Center-weighted average
閃光燈: No Flash
ISO感光數值: 200
白平衡設定: Auto
原始焦距: 12.0 mm
35mm等效焦距: 12.0 mm (35 mm equivalent: 18.0 mm)
感測元件: One-chip color area
場景類型: Directly photographed
色彩空間: sRGB
對比: Normal
色調: Normal
銳度: Normal
樓主發文時的拍攝時間是2011/12/18 08:37:23
不過KUSO EXIF裡面顯示的拍攝時間的確是下午四點半,但修改日期則是2012:02:28 01:36:36
資訊顯示二二八當天的凌晨修改了這張照片,與樓主不同的拍攝時間會不會因為電腦設定問題而有所差異呀?
其他資訊不知道有沒有什麼端倪?不知道可否解決各方的困擾?
回應樓主的話,我倒是覺得後製與否無所謂,我對攝影比賽也不了解,看了這麼多回應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黑暗面的說法@@~~~有沒有這麼誇張啊>"<~~~比賽還要參加嗎T^T
主辦規則顯示對於照片後製的容許程度挺大的,一樓主所發問的邏輯來思考,似乎會出現「有後製修圖」、「無後製修圖」兩派,再根據二分法的情形下進行邏輯思考的描述,這樣應該會出現比較專業的分析文(或者比較規整的嘴砲文)?
剛剛看到有回應說認識拍攝者,如果大家都好奇一張獲獎的照片怎麼拍攝而成的,或許我們可以向攝影者請益,也請獲獎者的朋友代為轉達網友們的好奇心,彼此分享拍攝經驗不也挺好的嗎?
回應某網友的獎項提問,活動網頁http://hike.ntpc.gov.tw/love/Activity2.html顯示獎項都是些實用的登山用品,有提到市價,沒有提及得獎金額。
剛剛一路看下來,好像嗅到些火藥味,唉呦~還是我太認真了?XDD
特工 wrote:
我只能刷到1/8秒,1/100秒當然不可能~但是....他不能是使用減光鏡嗎??,...(恕刪)
你應該沒用過減光鏡吧
原本1/100的快門
用了ND8之後會變成1/13
EXIF上也會顯示1/13
而不是1/100
台北/ Steve Lee
「設計畫面」也能獲選,心裏就應該明白每一種比賽的性質差異很大,超乎我們理解範圍。
比賽的事反過來想,主辦單位絕對不可能是沒事無聊辦比賽,
最終目的必然是希望獲得有特殊用途的照片並取得版權。
換言之能不能得獎,完全取決於主辦單位想要什麼。
有些芭藥風景能夠屢次在不同比賽中獲選,就是因為想要那張風景的主辦單位很多。
若能事先知道評審心中的標準答案,就能夠金榜提名。
這種有標準答案的比賽,跟考試一樣,不講究創意,只講究形式。
考上了也沒啥樂趣可言。
大部份比賽都容許「後製」,但是不容許「合成」。
後製的定義就是調整對比、飽和、亮暗……
從歷屆得獎作品來看,不難看出HDR或是局部改色都在默許範圍內……
也就是把照片濃妝豔抹一番搞得像油畫一樣,也會被當成藝術品來欣賞。
如果您的攝影理念不符合這類比賽文化的話,就不要跟人家攪和,浪費沖印的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