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尊敬嗎~~按下快門多一點用心, 減少後製

天啊!!!都什年代了還在討論能不能後制這個問題???

建議讀讀
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 這就是當代攝影

我們是還活在久遠的攝影史古代中嗎?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cesarlin wrote:
精確的曝光跟構圖,請...(恕刪)

精確的曝光;個人認為要表現的主題,高光不過曝,
暗部不要沒細節是最基本的。電腦上微調曝光在所難
免,可是偏差很多的曝光值要救很難又費工,這樣的
情況能避則避。

微調構圖亦是在所難免,可是每張圖都要裁切,旋轉
。久了;浪費的時間很可觀,亦是能避則避。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限制太多只是會侷限自己的思維~
而且單純只靠後製
也容易因為曝光的不適當~
導致畫面雜訊過多...
真正利害的人~後製也只是點睛~
若無好的構圖與對焦~
怎修都不入流

prionsc wrote:
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多一...(恕刪)


以此類推, 電影也都要看毛片才行, 修剪過的 ,移除物品的, 改過色調的, 加火燒水淹的, 都是不尊重影片行為, 是嗎?

cesarlin wrote:
我很認同要拍照前,用...(恕刪)


我完全可以體認並理解觀念上的差異, 那種差異是幾乎不可能改變的差異.

"至於您提到要是不能後製,我認為這有點鑽牛角尖了,畢竟現實就是可以用電腦後製不是嗎,
為何有工具不去思考如何學習,並使用這個工具來將作品表現得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而要去把自己設限。"

我再強調這是想法上的不同. 個人是因為看到前輩不用電腦後製作品就讓我很感動, 才燃起我攝影的興趣.
所我以我的想法是, 明明就有人可以不用腦後製作拍出感人的作品, 為什麼不去思考如何學習? 為什麼一定要後製?
何謂"符合自己的需求"??? 每個人心中的需求也不是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您認為台灣不和國際接軌, 我卻認為台灣保有攝影的原始精神而感到令人振奮.
當然, 您認為那是本未倒置, 版面上也有人認為那只是在炫技.
再逆向思考, 台灣也存在著一群人認為倚重電腦後製是本未倒置, 不是嗎?

那誰說了算?

評審和批評是兩回事. 參加攝影比賽也不該被認為討評審的歡心. 這是另一個議題, 就不在這裡論述.

您說作品不該被批評, 那麼攝影的方式也應該同等待之.
如果, 電腦後製已成為攝影的神主牌, 是不能被討論的, 甚至不能主張不電腦後製, 這豈是好事?


感覺會變戰樓!

不知樓主有沒有試過拍小朋友,怎麼可能讓你慢慢調參數
都嘛是咻一聲就跑走了,我不相信隨手抓拍的完全都不需要一點點後製

話說回來了
後製也是對自己作品的尊重
不然難道要拿一些亂七八糟的相片來01傷人眼嗎?XD
中醫部落格竹林醫齋http://tw.myblog.yahoo.com/bamboo-etcm/


518t wrote:
您說作品不該被批評, 那麼攝影的方式也應該同等待之.
如果, 電腦後製已成為攝影的神主牌, 是不能被討論的, 甚至不能主張不電腦後製, 這豈是好事?


之前的我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攝影方式,不過上面這句點怪,沒有人在主張不能不後製,我也沒看過有人開話題說不後製的人不用心,而是一堆人主張後製是不好的,後製的人不用心,還常常開主題來酸人,這串的樓主就是一個範例不是嗎?


cesarlin wrote:
之前的我認同,不同的...(恕刪)


沒錯. 但請看那些來酸的一些言論內容, 除了立場和樓主不同外, 本質和心態上可有差異?
或許是我反應過度才跳進發言.
不過也在您的指教中增廣見聞.

我想回歸到對攝影的熱愛比較重要, 就不再多嘴了.
祝您和大家都拍出心中想要的作品.
可以對自己的發文多一點尊敬嗎~~按下發前文多一點用心, 減少垃圾炮文產生
這片文真是好阿~~~~~~~~~白癡無藥救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