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e3469 wrote:
美學大師蔣勳在一篇「...(恕刪)
這篇文章很明顯是要強調如何增加攝影的藝術性,如何讓攝影作品表現深刻的內涵而且更令人印象深刻,不是一篇在定義攝影的意義和範疇的。每個人對於美好的事物都有不同強弱的感受,如果能和拍攝者產生一樣的感動,就會有共鳴。如果拍攝者也不知道自己在拍啥,就也無法引發別人任何感動。我不認為這篇文章有任何挑釁的成份,也沒否定任何其他的論點,也許是有點老調重談,但是不至於引發任何人的不滿吧。
每個人透過鏡頭各自看到一個景象,也都有不同感受,何不聽聽別人的說法來增加自己的視野呢?
美,是一種越分享越多的財富。但是不接受分享也沒必要急著否定或惡言相向。
打開心胸,多看看事物美好的一面才是比較重要,還是不懂的人就當樓主在野人獻曝好了。
你扯醫療攝影 實在太離譜了
01 相機區不知幾多人 拼美感 拼器材 什麼都能拼
但是 會拼攝影作品 比較容易看出病徵的
除了閣下可能還真不好找
我想 醫療攝影的作品 也許某天會被藝術家 用重構意象的方式
融入創作裡面
但在這之前 大概沒有人會辦醫療攝影展覽
辦了 除了醫生 跟 病人本身 一般人大約有興趣的也不太多
不管是 志於攝影、求美、求寫實、求自high
如果不計較作品是否能得到大眾的認同或共鳴
那麼 快樂的在自定義的世界 對自已的作品感到滿足
那就表示你目前的美學認知 夠你自已用就是了
反正永遠也不會遇到在作品呈現上 遇到瓶頸的狀況
我怎麼看 也沒看到
樓主有說 『不這麼作、就不叫攝影』之類的話吧!!
提昇美學感受素養 對作品的深度、表現力有助益
從生活的觀察和思維 可以深化自已的感受力
這樣的感受力 用來提昇作品的表達力
不論是以唯美 或是 以紀實的方式 都是一種呈現
當然 自我提昇和突破 方法很多
但我看不出來 樓主所分享的自身經驗 有何不妥
用非此不可的角度 在批樓主的人
我怎麼看 都覺得 其實思維狹縊不能容人的是你們
是記錄
它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個十年二十年仍是我回憶的一部份
不論美感,我想我看過最好的記錄攝影當屬嘉義胖哥了吧。
但我想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
是MD先決
雖然我喜歡看版上各位的美女創作,但我也喜歡看看旅行者的人文記錄。
異鄉天真的小孩,路邊的老人,粗曠少年,純樸的少女...都是一種美
正妹的照片是一種美,但美似乎不該只侷限在正妹身上。
是瞬間的感動
就是因為覺得美,值得回憶,所以才按下快門。
就怕發現時,美景已從身旁溜走了。
是適材適用
40D在我手上,也夠用了。
是多學習,多觀察,多涉略美的事物。
在此感謝樓主分享的文章。
01已經好久沒有讓人深思與學習的文章了,
挑錯字,嘴泡,斷章取義,拉板凳,啃雞排的文章一堆,
難為樓主了,加油。
calvind3 wrote:
前幾年比較有空時會到...(恕刪)
多謝大大的教誨,小的正是大大文中提及,拍了二十多年的,作品去到了瓶頸位的一種,最近開始作人之患,教導一些年輕學生基本的攝影技巧,真的有喜有悲,喜的是學員都可以初步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攝影技巧,悲的是有學員拍出一些自己拍不出來的好照片,悲的並非青出於藍,而是發覺自己到了瓶頸位而難於突破。
雖說年代的不同,年青的一群有自己的眼界,能夠拍出一些,比虛長幾歲的我還要好的照片,這絕不為奇,祇是開始醒覺到自己觀察力的不足,審美眼光亦追不上時代。
非常同意大大所言,要增加功力,必須要在不同的範疇觀摩,吸收其他作品的長處,簡單的說,那就是要吸收夠好,才能夠爆發出新的創意。
另外想說的,就是拍妹沒有甚麼不好,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題材,有人喜歡拍鳥,有人喜歡拍飛機,也有人喜歡拍風景,各拍各的,照片祇有拍得好,跟拍得不好之分,沒有好的題材,跟不好的題材之分,好的照片是不限題材的,真的有限制,亦祇在於拍攝者本身功力不夠,拍不出好照片而已。
而以為自己拍的題材,比別人高級,而要非議別的題材,給人的感覺,是受眼界所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