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oking wrote:
「拍照最重要的是相機...
................
「拍照最重要從來都是『相機』本身,而不是你的腦袋。」(恕刪)
樓主的意思大概是
"給猴子拿5D3拍,因該會贏過樓主拿40D"之類的結論吧!!
以上言論僅依樓主的文所作的推論
如有錯誤、誤解請告知
小的願意改正
他本身對名作和大師就有很多批判性見解,我認為他很多說法很中肯,但是這是台灣比較嚴重的情況,可是我建議他去看很多國外的"大師"作品,會有比較不同的理解 dpreview, PoP photo每年的大賽, 國家地理年度競賽,其實都是中等器材佔了7成以上。當然樓主會說,那不是大師,但其實有商業約的「大師」,其實與其說他們器材好,不如說,他們知道該用什麼器材最好,然後因為有錢買,就用了。
而我想說:「拍照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腦袋」我認為還是對的,因為
攝影,
1.選對器材是需要攝影腦袋的。
2.好的器材是給能駕馭好器材的腦袋用,才能發揮功效。
3.認為名作拿掉好器材,就不稱為名作,是因為有人以為名作之所以為名作是因為名作的發色、景深、對比反差、噪點低、解像力這些器材能作到的,但其實不然。 若名作只有這些,那麼的確好器材就可以做到。
4.感動人的照片的確不需要好器材(相對而言),但如果樓主質疑今天mobile01或是坊間的所謂"大師"都是靠器材,沒錯,台灣很多可以買到所謂攝影書,商業化下其實並不是以拍攝名作為主的,商攝的功能導向很強,的確要很大一部份倚靠器材。
5.商攝還是有大師,他們可以在商業上吸引視覺大賣錢,到某種層次就絕非器材就能達到。
6.大聯盟球員全身的運動裝備,重訓裝備,訓練師,球場都會是頂級的,不代表他來打中職就會弱。同樣都用iphone照相,可以去看 張雍 的作品,可以照到什麼程度,一般人也不一定達的到。
最後導出:
樓主其實已經批判性的預設一個前提:「名作和大師,是好器材產生的現象」,所以當然他會有一個循環的論證,得到,好器材才是出名、變成大師、產生名作的主因。
但我認為,名作和大師,是腦袋產生的,特別是國外的作品。其實不光說是師,dpreview,Olympus,Sony,pbase給素人發揮空間的,很多好作品,都是中級機種居多,是的,我本身就認為那是名作,那是大師。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