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攝影的水平線:一個小小的反思


weechia wrote:
從孟克,到馬諦斯,到...(恕刪)


我想,這棟樓已經歪了
如果樓主也不約束主題,任其橫向發展,
那樓也就倒地不起了

新創的藝術要受到認同,有兩個方式
1.受到普羅大眾的歡迎
2.受到頂層藝術家的推崇
至於能不能變成歷史註記的一環,那是死後才會發生的事,活著想太多也沒用

水平只是古典藝術作畫的參考的一種方式
從來不是區隔現在與傳統分界的標準

但樓主一直把水平當成傳統的代表
有點把圓規跟尺當成古典力學的典範
這樣是無法談深下去的

你當然也可以創作出一連串非水平的構圖作品
但是得提出對應論點,來支持你的創作
當然,這樣的論點就得受公議評論

公議方式就是上面兩種方式
要不,就是大家很喜歡,要不,就是大老認同

不然阿貓阿狗都可以認為自己是了不起的藝術創作,
然後充斥一堆擾人視聽的理論

其實,似是而非的理論,市場還是有淘汰的機制
只是對不是很清楚的人,得先被這理論迷惑一陣子才脫離出來
那又得花一番工夫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inunu wrote:
感謝 effo 大大...(恕刪)


這張不需要刻意阿,
只要自然的去拍就可以歪這樣了...




這兩張是在同一地點拍的,
而且是先拍破水平的照片,想了一想才補拍了下一張水平線比較"正常"的.....
garrincha wrote:
這兩張是在同一地點拍...(恕刪)


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

第一張會比較好.......但不是因為他歪了而已.....

而是這個角度使得馬路ˋ車流很巧妙地形成一種向外放射的視覺感受....也比較有張力

雖然水平歪了....卻反而讓畫面更平衡....

如果拍的時候就想到這樣構圖.所以故意傾斜...不得不佩服觀察力....

風輕楊數位影像工房 http://www.windflow.com.tw
美有二種, 一種是外在形式的表象
另外一種是內在形式的意象美
好的作品可能的話,應該二者兼具
若只能取其一, 則內外擇一也算OK...

對於水平故意斜/正的取捨, 端看"斜"能表達什麼
若斜得無章法, 就像幼兒初學字的鬼畫圖
斜得有章法, 那就如王羲之的行草般
行雲流水,好不暢快...
所以,"斜",並不是隨意而斜, 就像書法一樣
也是得有美學的原則的..^^
twfriday wrote:
美有二種, 一種是外在形式的表象
另外一種是內在形式的意象美
...(恕刪)

一般美術構圖所講述的[形狀]、[線條]、[透視]、[明暗]、[對比]、[統一]、[重複]、[節奏]、[協調]、[對稱]、[重心]、[平衡]...等的外在形式美要素,在觀圖者內心世界同樣也有這些要素存在,但心理世界的解讀與外在實體會有差異。

人類的內心世界會隨著歷史、地理、文化、時代、流行而不斷的轉變

一千年前的人類與一千年後的人類審美觀是必然不同的
而繼承不同歷史文化傳統人類的內心世界也存在著極大的差別

當拍照者藉由[照片]這個傳遞[思想]的[媒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傳遞給觀圖者時

[實景]經由拍照著的[眼睛]接收,再經由拍照者的[大腦]轉換成拍照者的[思想],拍照者的[思想]再藉由[相機]轉換成外在形式的[照片],[照片]再經由觀圖者的[眼睛]接收及[大腦的]轉換成為內心的[感受],[實景]經由這些層層轉換後給觀圖者的[感受]其實充滿著許多的傳遞失真。

所謂的外在形式美經過觀圖者的內心世界轉換後,同樣的照片對每個人的感覺必然存在差異。

因此個人的拍照心得是跟著自己心目中的直覺走,跟著自己心中美的要素走就可以了,不要那麼在意外在的形式美。

重點是自己的思想要能不斷的吸收各種美的事物、觀念、形式、理論、反省…等,讓自己的思想不斷進化轉變。這時只要攝影技巧足夠,跟著直覺走,自己的想法自然會在照片這個思想傳遞媒介表現出來。

另外還有美與醜的迷失,個人是認為

美即是醜、醜即是美與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一樣的道理
突然覺得jasonli兄說的有理,此樓越來越有倒下來的傾向。
好吧,我另外開一主題好了,
在這串討論中的朋友有興趣不妨挪過去囉,
因為我的本意不是要說斜有斜的美,
我想,新的主題或許能看看大家對那名作有什麼看法。
這樣比較不會大歪特歪。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Sorry, 參考其他的討論....
發現這裡真的容易辭不達意(我許我不會表達)
另棟我沒攪和進去的,連[文藝青年]這種貶抑詞都出來了....

呵呵 上一次有朋友揶揄這個是發現我那本藍登版Ulysses從沒中譯本的年代一直抱了二十年,發霉的不像話都還沒看完.....我真是個假高尚啊......
馾是我還蠻享受的啊...只是講不出所以然....又何妨呢?其他人也不會愛聽

OK啦, 喜歡物理的人在一起才能對談啊,幹麻人家喜歡古詩你硬要跟他談物理顯的自己博學..這才是假高尚

對於有興趣的朋友真的不要排斥多看美術書籍....
記得我買的一套書(100本薄薄的西方畫家介紹,好像是[巨匠美術]吧)當中上千幅作品
每一幅都給你秀出結構示意.....人家都是傻子白痴老學究蛋頭嗎?不會吧!總有能成為你養分的好料

01其實沒有不好,對於我這種很知道自己需求(ex.永遠甘心於買不起皇鏡皇)的人是完美的訊息平台
慢慢消化好手許多的賞心悅目作品也是舒服又營養

但是要增進知識, 不是沒有高手, 但像我這種沒啥料又喜歡亂說的聲音(佔版面)總是多些
嫌聊抬槓還不錯, 想要勇猛精進的朋友, 還是不要浪費在這裡吧
weechia兄


weechia wrote:
其實這些 “不美” 的藝術都衝擊了傳統的創作邏輯。


如果這話是您對我提到"不美的藝術"所做的引申....
不對!!!!!您誤解我的話了

不美的東西從來就是藝術的一種面向......不是傳統就是崇尚美
正好相反 遠古時代,訴求人心恐懼的藝術品可能遠多於美的附加價值

無意冒犯 但樓主很有心於攝影藝術的思索分享, 也比許多人要平靜沉澱的多
但似乎不妨在慢一些 再等那些涓涓細流一直流進來 而不是急著溢流出口

................................................................

inunu兄

您聽聽看我建議, 我覺得您太注目於當下的缺口, 現在書那麼多那麼便宜圖書館網路那麼方便
您的問題我建議去找找
Mondrian 與 Paul Klee, 他們的畫作給了我很多構圖上的養分

國中小被要求看名著, 精神的三變,嬰孩勝過獅子...怎麼可能有感覺....不是白搭嗎
直到現在每天看著嬰孩, 看到他眼中那種無所束縛的勇氣, ....心得感受自然不同
....看似不相干的東西往往可能成為理解的基石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把自己的胃口胸懷也放大吧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