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鏡頭焦距是否會影響透視感的探討

sphenoid wrote:
[('感光元件 --(恕刪)


站在同一個地點拍攝,相機不動,只換鏡頭,視點(point of view)不會改變,透視也不會改變,不同的焦距拍攝的景物,透過裁切比較,相同的景物和背景之間的透視沒有改變,因為視點位置相同,不同焦距改變的是鏡頭的夾角,就是光線進入鏡頭的涵蓋角度,也就是鏡頭涵蓋的範圍,稱為視角,這和透視沒有關係,看了很多人的發言,發覺都把視角解釋為"透視感",事實上透視就是依據視點所接收到的景物依其距離、位置而產生的相對關係,因為所有東西因位置不同,彼此之間本來就有客觀的相對關係,但因觀察的位置(視點)而決定那些關係所造成的(主觀)透視效果,視點改變,透視也會改變,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果有誤歡迎指正,感謝!
我拍人像都用50mm鏡頭,所以模特兒腳長很重要。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廣角拍人有拉長腳變瘦, 是因為仰拍使腳比頭更接近鏡頭. 直接說即是人的腳與頭不在同一焦平面, 不同距離才產生 "透視 (#1)" 變長變瘦效果

目標在同一焦平面, 不同焦距不會有"透視 (#1) "分別, 只有背後散景縮放分別. 但散景縮放又被稱為透視 (#2)

透視 (#1) 不等於 透視 (#2), 是兩個不同事情卻被混為一談
kent21 wrote:
補充一下,"我的野蠻...(恕刪)


希區考克變焦
liaochihao wrote:
鏡頭涵蓋的範圍,稱為視角,這和透視沒有關係


「鏡頭視角」和透視"的確"沒有關係

但透視感卻和"本人定義的視角"
息息相關

本人就重新定義了透視感

定義觀測者位置為座標原點
視野的正中央正前方為中央軸
則視野空間中任一點(被觀測點)與原點連線與中央軸夾角為觀測者視角

當視角定義後

個人就將透視感視角定義為

當物體等速度靠向觀測者時,物體輪廓上的各點視角組合,將以加速度方式擴散開,故靠近觀測點的輪廓各點的視角大小方向的組合會「突然爆開,張很大」
這就是透視感


其張開速度的數學關係,本人過去也推導過,
是以「餘弦三角函數平方之分式」的比例關係來張開視角

反之把上面敘述倒過來運作,當物體遠離觀測點,到很遠處
此時
輪廓上各點對觀測者視角張開速度~同時趨近於零,
輪廓上各點對觀測者視角~趨近相等

故立方體在接近無限遠時,其輪廓是平行四邊形(完全無透視感)


透視感再以更簡單的數學描述就是

Δr/r值的範圍

當Δr/r趣近於零,沒有透視感

當Δr/r接近1,或遠大於1,就會產生以上透視感定義的視角"大小方向的組合"會「突然爆開,張很大」效果就出來了
這就是透視感
"November Rain"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