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更新ing..)【請益】這是攝影得獎作品 想請問是怎麼拍的

我是覺得本來遊戲規則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一張定生死還是連作,管他啥流啥派的只把拍照當做全部表現與真理的,那就是記實。其中記實裡面類目最明確的就是戰爭類與新聞類,其他的作品很少受到非常高的評價,不管是個人式的創作,或是利用不同概念做為表現方式的攝影作品,一直以來都被記實類的比下去。沒有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戰爭與抗爭,遊離與痛苦大力了牽動了每一個的感情,記實攝影所記錄下來的事件無比重要,再現就是它本真的表現。他所給人的崇高感就是來自於它的真實性與所見得不可得性,不然的話CAPA就不會在那裡屁什麼「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拍得不夠近」,再近一點就死掉喊GG。這種東西大家都懂,平常拿來說說嘴就算了,偶爾運氣好拍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動作與場景,其實也不用覺得自己有天份,反而應該要感謝老天給自己這個機會。至於評審會評什麼,這本來就是另外一個系統的東西,這也不是說沒事就要人家上美術館,還是看一下藝術家雜誌,弄懂拍賣會怎麼運作,超級有錢人是怎麼用超級藝術品來理財。藝術品的本身就是藝術家用一套獨特的方法來理解,整套系統就和打拳打電動一樣都有重重套路在運作。不管是學院裡的老師或是博物館裡的採購人員,他們處理的目標就是要收一整套的,同系統的,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以做為更多元的典藏呈現,這些東西不會只有那麼單一的「拍了一張真的不後製的好照片」。事情往往相反的是有名的不斷追高,同一間,同一個系統的作品被愈收愈多,直到擴充到搞不定為止,再換下一套新的。我是不知道各位怎麼想啦,但你看看那麼多老美老愛往歐洲的大博館館逛,有錢出國就拼了老命的逛,多少六七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每天就這樣在那兒遊走,不就是想要有更多樣的體驗;另外一方面再看看當代幾個大雜誌封面的內容與方法,想也知道攝影沒出路,對大多數的人就是因為有圖片的需要,工作而已,並不是有一堆燈與一堆大明星可拍就叫創作,何別提你我這般市井小民,走在路上連明星沒上妝也認不得,台灣的攝影比賽一堆,實際上就是公務人員顧慮到全民不會寫詩不會做畫,辦個作文比賽都是比寫八股文,辦路跑比賽至少還公平一點,有碼表做證,沒有爭議。全台灣的人都那麼愛拍記實與不修片,為啥沒人要去進馬格蘭攝影社?(張乾琦拿美籍,算半個好了),管他是台灣早期的三劍客與阮義忠,從事社會報導類的人不少耶,品質也是上上選,那要不要大家也拿出來一張一張來評論?還是我們現在全民來辦龍發堂攝影比賽,向張乾琦致敬,與左岸阿六們努力往西藏跑比美好了,要人文有人文,要直出有出直,超讚的,大家說好不好。


2jack wrote:
疑似作者現身 ......(恕刪)



GOOD
swatgsg9 wrote:
但是請你有空google一下 這世界上有種東西叫"超現實攝影"

不好意思,攝影我不懂,
我只會照照生活照。
所謂超現實攝影,
是否要自己的攝影集,
還是可以拿別人的作品,
來拼拼湊湊也可以?
請問界線在哪裡?
謝謝!

抽離複雜回歸原始 wrote:
1.小弟以為這張作品...(恕刪)

您是這個比賽的評審? 那您怎麼不直接將這個作品退件呢???
或者您是這個領域公認的大師要來匡正視聽改風易俗

若非以上兩者 那為什麼大家要遵守您的以為呢??

felx wrote:
您是這個比賽的評審?...(恕刪)


說真格的....

美術跟攝影比賽太容易有內定... 用題材跟構圖暗示評審

很不公平
抽離複雜回歸原始 wrote:
1.小弟以為這張作品是屬於生態類 不得合成 故詢問之

2.您不覺得後半段您所提的 跟您現再的言行一樣嗎


版大你還是認了吧! 人家這是 百年全國展 ! 你踩過界了.

另外一件事是郎靜山大師作品是歸屬於集錦攝影,有他的發想,堅持及目的,請不要一天到晚拿來當擋箭牌.

ferryman wrote:
這應該是"諾亞方舟"的想像圖。聖經中,當洪水褪去,動物從方舟下船時的景象,象徵希望與新的開始...
我怎麼看是趕著上船?建國百年後,連動物都趕著逃命了....然後可以拿第二名,哈...政府真清楚現實,先預告民眾

抽離複雜回歸原始 wrote:
1.小弟以為這張作品...(恕刪)

1:還真的是有動物就以為是生態,你要這樣講,別人自然心中一把尺。
2:後半段當然是版上的某些人,但當然不包括我囉。但是我這樣講,你心中也會有一把尺來評論,無所謂,反正大家都有一把尺。是誰盲目的一起搖旗吶喊,是顯而易見的。


請外星人要攻擊地球前
先到01論壇看看我們的實力

Felix Lin wrote:
我是覺得本來遊戲規則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一張定生死還是連作,管他啥流啥派的只把拍照當做全部表現與真理的,那就是記實。其中記實裡面類目最明確的就是戰爭類與新聞類,其他的作品很少受到非常高的評價,不管是個人式的創作,或是利用不同概念做為表現方式的攝影作品,一直以來都被記實類的比下去。沒有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戰爭與抗爭,遊離與痛苦大力了牽動了每一個的感情,記實攝影所記錄下來的事件無比重要,再現就是它本真的表現。他所給人的崇高感就是來自於它的真實性與所見得不可得性,不然的話CAPA就不會在那裡屁什麼「拍得不夠好是因為拍得不夠近」,再近一點就死掉喊GG。這種東西大家都懂,平常拿來說說嘴就算了,偶爾運氣好拍到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動作與場景,其實也不用覺得自己有天份,反而應該要感謝老天給自己這個機會。至於評審會評什麼,這本來就是另外一個系統的東西,這也不是說沒事就要人家上美術館,還是看一下藝術家雜誌,弄懂拍賣會怎麼運作,超級有錢人是怎麼用超級藝術品來理財。藝術品的本身就是藝術家用一套獨特的方法來理解,整套系統就和打拳打電動一樣都有重重套路在運作。不管是學院裡的老師或是博物館裡的採購人員,他們處理的目標就是要收一整套的,同系統的,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以做為更多元的典藏呈現,這些東西不會只有那麼單一的「拍了一張真的不後製的好照片」。事情往往相反的是有名的不斷追高,同一間,同一個系統的作品被愈收愈多,直到擴充到搞不定為止,再換下一套新的。我是不知道各位怎麼想啦,但你看看那麼多老美老愛往歐洲的大博館館逛,有錢出國就拼了老命的逛,多少六七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每天就這樣在那兒遊走,不就是想要有更多樣的體驗;另外一方面再看看當代幾個大雜誌封面的內容與方法,想也知道攝影沒出路,對大多數的人就是因為有圖片的需要,工作而已,並不是有一堆燈與一堆大明星可拍就叫創作,何別提你我這般市井小民,走在路上連明星沒上妝也認不得,台灣的攝影比賽一堆,實際上就是公務人員顧慮到全民不會寫詩不會做畫,辦個作文比賽都是比寫八股文,辦路跑比賽至少還公平一點,有碼表做證,沒有爭議。全台灣的人都那麼愛拍記實與不修片,為啥沒人要去進馬格蘭攝影社?(張乾琦拿美籍,算半個好了),管他是台灣早期的三劍客與阮義忠,從事社會報導類的人不少耶,品質也是上上選,那要不要大家也拿出來一張一張來評論?還是我們現在全民來辦龍發堂攝影比賽,向張乾琦致敬,與左岸阿六們努力往西藏跑比美好了,要人文有人文,要直出有出直,超讚的,大家說好不好。(恕刪)


我是覺得本來遊戲規則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一張定生死還是連作,管他啥流啥派的只把拍照當做全部表現與真理的,那就是記實。

果然是大師 已經可以下定義

1.小小的提醒 是紀實攝影喔
2.其中記實裡面類目最明確的就是戰爭類與新聞類,其他的作品很少受到非常高的評價 這一句非常有爭議
不知您的評價依據為何 小弟我的依據是近期藝術雜誌 今藝術 典藏藝術系列 藝術家雜誌中
目前主流是當代美術
3.小弟很混 只是跟著前人的屁股走 電影 音樂 文學 設計 攝影只是興趣+工作 混口飯吃
就是懵懂無知 才上來詢問 感謝您老的關注 這裡不值得您如此費心 折煞小弟
一生尋找什麼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