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如果你是攝影新手,你最想知道什麼攝影的基礎觀念???

目前最困擾我的是景深的控制....

光圈開太大景深太淺,光圈縮過頭無法取得優美的散景,

有沒有方法在拍攝的當下馬上就可取得景深範圍的資訊?
接觸攝影一兩年 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有一天跟朋友借了Nikon Fm10 出去亂拍一下
意外發現底片拍出來的色彩真是令人感動
從此就對於拍照很有興趣

我覺得"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精技"對我幫助不小!
裡面講的都是最基礎的東西
從不同焦段照出來的感覺還有常用的地方
然後是如何選擇適合的光圈 快門組合
做出不同景深 畫質 移動感
還有不同底片的差異 片幅的不同
簡單的構圖概念還有不同環境,時間的色溫....等等
只要有了這些概念
就足以練習拍很久了
如果是想要整理這方面的東西給新手的話
我覺得那本寫得很不賴囉!

另外一個小感想
如果想要學攝影的話
一開始可以玩玩底片單眼
(買個二手Fm10~一兩千就有了 不一定要FM2)
因為他只有手動模式 還要手動對焦
而且受限於底片數量
一次也不能拍太多
會花時間去觀察還有思考
等到有了那些基本的概念時
再去想自己需要甚麼樣的器材(依據自己喜歡拍照的題材還有習慣)
然後選出喜歡的數位相機 再去大量練習

雖然是新手~不過有討論還是放照片啦!
因為flickr過量了所以沒有一開始拍到的fm10照片啦
先放一下用我們家老相機FE 拍得囉

http://www.flickr.com/photos/47817685@N08/5609848443/in/set-72157624820389908

http://www.flickr.com/photos/47817685@N08/5088082255/in/set-72157625154086362
1. 快門,光圈,iso關係
2. 在m模式下如果拍到曝光正常的照片
3. 後制色調 (如日系風格)
建立美感美學的基礎先~

不過好像很困難~
學校學的距離我真的有點時間了
既然有人想看
我就簡單白話一點來解釋一下

空間
空間大致分成二種
一種是一般空間3d.也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間
另一個是平面空間2d
攝影跟一般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
攝影可以將3d空間輕易轉成平面2d
所以拍照時可以盡量發揮相機的長處
前後.上下.遠近.高低....等
都是取景時可以觀察的

漸變
漸變就由小變大
由短變長
顏色由綠變紅
類似這種有規律的變化
例如馬路.欄杆.鐵道.街燈...等
而漸變也是平面空間
立體感營造的基礎

放射
放射一種運動狀態
例如水滴飛濺..水滴由中心向外擴散
煙火.螺旋...等

肌理
肌理白話一些就是觸感
攝影可以透過光線與紋路
忠實的紀錄物體表面的粗糙或光滑感
人類就可以依照經驗法則來判斷
md的皮膚好不好.
炒飯有沒有炒的粒粒分明
石頭表面會不會摩破皮
蝴蝶翅膀上的磷粉看得鼻子癢癢的

特異
特異簡單說就是特別突出的
一堆綠蘋果裡面有一顆紅蘋果
一群背對著你的人有一個人正走向你
這個技法很常使用

重覆
相近似的物件
單個或多個有規律重複出現或排列

近似
視覺上看起很像
確有著些微的變化與差異

對比
兩種以上的物件.
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差異性
就能稱為對比
例如..笑哭.明暗.大小.年老年少.強弱.快慢...等
這個技法運用在任何領域
都能發揮相當不錯的效果

集散
利用物件的疏密.鬆緊.虛實
來營造一種氛圍
例如.電影散場的人群
資展人擠人的壓迫
商店門口寥寥可數的顧客

黃金分割
其實是屬於空間的一部分
但是我特別拉出來
是因為
黃金分割這個觀念
從出現至今
已經至少有1-2千年了
而這個技法
一直影響著藝術表現
直到今日還沒有任何
觀念可以推翻黃金比例
1比1.61真的很無敵
而大家熟知的井字構圖
更是黃金比例的延伸

以上是簡單的說明
當然一張照片
可能混合了多種技法
只是說
把目前常用或熟知的表現方式文字化
讓更多人可以輕鬆了解

如果對於構圖或題材苦手的人
可以把上面的其中一個技法
專心的認真的觀察
加上適當的人工設定
絕對可以拍出有fu的照片
當然美術涵養
還是要多聽多看多拍
真的無法一蹴可及的
先把手中機子的說明書仔細看完
然後就出門拍照了
多拍多看自然就會慢慢上手
這種事不是灌電腦
所有程式灌上去就ok了
那樣的話每個人都是攝影師了

CooLeo1228 wrote:
恕小弟無理大大的這張...(恕刪)


感謝大大的提示指教,使我又上了一門課,板上真有許多良師益友,讓在下受益良深!...

尊照大大的指示改圖如下,看起來真的比原PO清爽多了。



A喵 wrote:
深情相繫 如何?...(恕刪)


感謝大大的指教,讓在下獲益良多!...
小葉叔叔 wrote:
學校學的距離我真的有...(恕刪)

感謝小葉叔叔分享,小弟獲益良多阿,其實小弟剛迷上攝影,現在最想學的是構圖,如何構出一張完美圖我想應該蠻重要的!
之於我而言,我會希望想知道同樣的場景、人等等條件下,

我和達人所拍的差異在那?也許是構圖、光圈、快門…等等因素,

先前曾經去上過某個達人的攝影課程,

為了暸解自已的問題,所以我用了以下的方法,

01.我先用自已習慣的方式拍了幾張

02.之後再請達人用小弟的器材拍幾張(避免器材的迷失)

比較兩者的差異,以及請教達人為什麼他會以這樣的方式拍,

03.使用達人所作的調整,並參考他的構圖,再去拍幾張

對於我而言,雖然這樣有點照本宣科,不能以一概全,

但似乎這樣我一次就知道了許多平常沒注意到的東西和細節,

甚至到最後,達人告訴我一句話就是…


有時拍不好,不只是技術,很多時候還得靠錢的力量…

比如:a.不夠亮or想要不同的fu,要補燈時("花錢"買燈)
b.想要淺景深("花錢"買大光圈or長焦段鏡頭)
c.想要更好的畫質("花錢"買好機身or買好鏡頭)

所以我知道,有時是得懂得取"捨"的,然後努力多賺錢…

哎!人生丫…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