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lee1906 wrote:
估計樓主以為自己玩過雙眼進過暗房就很威很屌了...(恕刪)
應該也不能這麼說吧...樓主或許只是有感類比與數位的一則抒發,
暗房除熱衷攝影的同好或可自行設置外,各大設計相關科系中都還是教學設備之一,
只是會去使用的同學越來越少,畢竟攝影數位化得徹底。
底片機能比較也真僅有照片本身,雖然鏡頭、閃燈等也是影響因素,
但器材再怎麼好,未待照片沖洗前,一切都是「沒圖沒真相」的空談,
因此手拿再好的器材又如何?不都僅是單純「光→光圈→快門→底片」的曝光過程?
還能比什麼?當然是「有圖有真相」啊!
數位攝影器材競爭,或因各大廠商業考量,行銷策略儼然養成市場趨勢;
諸如ISO值、光學防手震、數位變焦、CCD尺寸等...這麼琳瑯滿目的規格、等級,
影像呈現於電腦螢幕前,早早在消費者面前、在影像曝光前捉對廝殺了起來。
外拍時被問過拿的是什麼,因為他「沒看過!」
啊!因為剛好手握沒有液晶螢幕的SLR;
對方看似沒話題的走掉了,為什麼?因為沒圖沒真相,沒得比!
因為SLR沒有CCD,沒有有效畫素,沒有高ISO,沒有風格檔,沒得比!
啊!我背包裡還台有液晶螢幕的DSLR,只是,他沒看到而已。
趨勢畢竟是趨勢,總是科技文明的進程;
一趟外拍動輒上百張也好,少少數十張也很好,
只要能滿足每一位攝影者的自我意志,其實就達到每個人心中所定義的「攝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