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hong wrote:有機會再來聊聊彩色或黑白...(恕刪) 彩色或黑白不是那一種比較容易拍的問題, 黑白也並非只是將顏色抽離, 兩者都要有一定及不同程度的抽象化; 除非色彩就是主題, 又或者色彩可以提供額外辨識照片元素的資訊(如紀實), 如果不考慮觀者的習慣(彩色), 黑白或彩色主要還是取決於攝影者的心理因素及喜好.不論是彩色或黑白, 不管是大師還是新手, 傳統或現代, 如果一張照片無法"真實可信的"傳達(或至少看起來好像有)某些訊息, 情緒, 感覺, 意義, 個人觀點, 某種啟示, 或其他隨便你講的"東西", 這張照片就是空洞的.構圖有助於強化那些"東西", 那些"超現實的意涵".當然拍個照沒有這麼嚴肅啦. :-)分享幾張登山照片(點圖看大圖) - 台北風櫃嘴步道1.2.3.4.
benhong wrote:彩色或黑白不是那一種...(恕刪) > 如果一張照片無法"真實可信的"傳達...何謂<真實可信>請Ben大明示 四張圖的安排感覺有學問喔 ~~從混沌/朦朧到開朗/開闊再進入山林深處最後轉身離開~~謝謝樓主的分享!!
melody33 wrote:如果一張照...(恕刪) 何謂<真實可信>我的意思是: 照片的本質之一是: that has been, 就是我們所拍攝的人事物確實曾經發生過 (不論是抓拍還是擺拍), 只是現在已不復存在. 因此照片是有一定權威性的, 具有某種不容置疑的真實感, 所以可以讓人動容, 所以要"真實可信", 如果是矯情做作, 感覺假假的, 再美都無法引起共鳴了. 很多偏離真實圖像的過度後製, 特殊的 LOMO 效果, 之所以無法真正感人, 我猜想, 原因可能就在這裏了.喜歡 Susan Sontag 論攝影中的這句話, 雖然上下文意義有點不同:...the real has a pathos. And that pathos is--beauty.另外, 四張照片確實有刻意排列. 其實我下的標題也是有"預謀"的--"風櫃嘴步道", 就是要明白宣示真實的場景, 同時也希望讓文字標題來引發觀者的想像, 增加照片的力道 (這樣算不算做假 :).小杯子 wrote:如一針一線~~~~~~~~~~~~~~~~~~~如何構圖?...(恕刪) 感覺像是"線條"的構圖練習, 是不是有人可以試試.週末要去拍活動了, 只好改拍彩色. :-)
話說回來,我好像偏好雜亂的東西 :p當然要亂中有序 或者亂得精采 亂得有趣 亂得嚇(死)人而不是雜亂得無聊 有時界線不易拿捏 與每個人的性格偏好也有關還在摸索嘗試中.#1 週末 人山人海的 蘭陽博物館.#2 基隆港#3 簡單 (但又複雜到讓人頭暈)#4 車 (試著簡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