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這不會是篇人氣高的文章, 卻是我對台灣攝影師的尊敬

infoto wrote:
電影表演有時候還比現實生活更真實, 抽離掉多餘的資訊,反而更能呈現事件的原貌

我想,Gregory Crewdson正是利用演員,去堆砌日常生活中的冷漠. 讓你反而更貼近,美國家庭典型生活下,不經意呈現的虛假

假設: [電影表演有時候還比現實生活更真實], 那麼究竟我們是活在電影場景裡還是活在現實生活裡?

演員堆砌出來的冷漠會趨近於真實的虛假嗎? 假的假會等於真的假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機不在貴要拍才行
再次謝謝上面所有人的回應與指教
也謝謝分享沈先生的攝影記錄

我想當我們回顧很多攝影師對他們的作品感動時, 大都是他們拍攝中所受到的觸動與對人物的那一份接觸信任感
是那一份感動的過程讓他們的影像說話, 也讓我們感受到.

攝影是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 如同文字, 都有喜好, 都有選擇, 也都有感動...
若有舉辦展覽,很想到現場看看實際的影像
這種中大型底片拍攝的作品,我個人喜歡看沖洗出來的影像
從線上觀賞,總覺得味道少了許多,所以也不便評論什麼...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