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拿一隻50mm標準鏡每次想看到100mm效果時就裁切那我看到的照片永遠比別人小如果我拿一隻50mm標準鏡每次想看到25mm效果時就拼圖那我得要隨身帶著腳架然後把自己的雙手練到跟機械一樣準嗯 好像還忘了提到景深 變形 色差...等等
各位先拜的知識都非常專業!!在FF&APS的焦段論戰裡,一般大家的觀念都把"焦段" 只連結到 [FF or APS乘上 多少(1.5 or 1.3) 和除以多少(1.5 or 1.3)等於FF or APS的"成像大小""成像範圍"]在光學上,400mm Lens就是400mm Lens ,不會只單純到用在aps 就有600mm Lens的光學解析功力, 只有充其量說~400mm Lens用在aps 是600mm Lens的""成像範圍" 或是 剛好有足夠的光學解析]有幸現在的FF&APS的感光元件,& 鏡頭 都能在[能廣泛接受的光學解析範疇]中互換使用.科技來自於人性~(引用於某大品牌的廣告詞)
零八年既舊POST今天被我推上來希望各位大大見諒小弟被樓主同一問題困惑了一段時間但可見「等效視角」一詞是大家認同的所以希望了解自己未能接受的事由理論, 計算到實驗, 都發覺 50mm的視角被25mm (X2 CROP後)的視角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同一光圈下, 50mm的景深跟25mm的不一樣故造成樓主所言的「壓縮感」但如果是50/2.8跟25/1.4的話, DOF相同, 壓縮感也是相同的那麼... 50/2.8是否可以由25/1.4取代? (先不論CROP後解像度的問題)是不可以的, 因為50mm的透視感跟25mm的不同, 故CROP後也會不同以上是小弟所理解如有問題理解錯誤, 請各位大大指出, 好讓小弟明白
tchf wrote:那麼... 50/2.8是否可以由25/1.4取代? (先不論CROP後解像度的問題)是不可以的, 因為50mm的透視感跟25mm的不同, 故CROP後也會不同...(恕刪) 我這個試驗不是要用廣角鏡頭取代中、望遠鏡頭只是釐清一般人常犯的似是而非的錯誤我猜你的疑義是"物距",物距改變才會造成透視感改變我的試驗是"物距不動",所以透視是不會改變用50mm跟25mm去拍同構圖的照片,同構圖就會改物距故CROP、透視感都會不一樣
大大說的很對以下是小的一個測試測試目的:測試50/5.6跟25/2.8的構圖分別測試工具:CANON EOS 10DTAMRON A16以下是在焦距25光圈2.8所拍的以下是在焦距50光圈5.6所拍的以下是在焦距25光圈2.8拍後把中共央剪裁如各位有興趣得到原檔, 我可以上載
根據106樓大大的照片 ,小弟看到的是不同焦距(25mm,50mm)的鏡頭在樓主設定的條件下,那透視感確實是不同的, 用小弟的理解來説就是不同焦距鏡頭所拍出的照片之間並不是成等比例的關係。(不知這樣理解透視感一詞是否正確)
心靈奧客用廣角裁切求得與長焦同等視角畫面只是證明物距不變透視不變的理論,並非主題所要探討的,要比較透視的差異有兩個前提:1. 相同片幅使用不同焦長鏡頭2. 拍攝主體大小不變如此才看得出主體與背景間的透視改變。另外A.F.網友提到GRD的問題,如果GRD要拍出與全片幅28mm鏡頭相同的畫面,兩者拍攝距離必須相同,理論上透視也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