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攝影大師與鍵盤攝影師的差別

我相信01九成九以上不是什麼大師,但這樣就不能批評任何東西?

那簡單啊,用相同邏輯,找一張照片,完全沒名氣的喔,然後拿個幾萬買下來,

如果能以同樣價格乘上個幾倍,在拍賣會上售出。再來批評人不懂,

相信我們這些九成九的非大師,必能心悅誠服。
鍵盤攝影師的奧義不是ctrl+z嗎。

大部分的人看的都是普遍經驗的感官美學,畫面的張力顏色(或使用器材?)等作為評斷的根據,
對於內容脈絡的構成要素、結構語彙等比較少思考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關乎到每個人對拍照(攝影)的旨趣並不一致,當下糖水照和絢麗大景比起雋永值得詮釋的作品總是比較容易讓人瞭解和認同。價值判斷上的媚俗只能說是可以理解的無奈?


dormcat wrote:
然後如果我再說明,這台是由 [Jonathan Ive 與 Marc Newson] 共同為慈善拍賣會設計的,預定拍賣價為[六百萬]美元,大家對它的看法會不會又有所改變了呢?

(欲讀方括號內的文字請反白)



對一件作品的評價,每個人都不一樣。
忠於自己的價值觀,追求自己的美學,才能最終有自己的作品。

所以,要吐槽 Jony Ive 和 Marc Newson 這台設計白爛,
就直接吐槽這台設計白爛。沒有什麼不對。

要看到人名才去欣賞作品,那已經失去自己了。

至於布列松或是郎靜山,他們都有大作,也都有不怎樣的作品。
只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要讚嘆或是要吐嘈,本來就是個人自由。



最後, Jony Ive 和 Marc Newson 這台設計白爛。
(Pentax K-01 的設計比這台有意思多了....)
-= 散仙 =-
看完只覺得2F講話這麼衝是開版刺傷了你的心靈嗎?
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就發現這構圖是有去用心設計的
引導線條、還有很明顯刻意等待角踏車來填補構圖,只不過手震了

雖然不是那種直接性視覺衝擊的美,
但他是可以去思索的畫面,而且是很自然的會沿著作者的設計去看。
構圖平衡、視線延著構圖移動、深入其境的視角,
而且看越久越有滋味,就是這張照片的美感。

最後知道他是布列松時,親自感受到為何書本都說他是大師了
當年RF相機的操控難度能拍到這種畫面真的不簡單


- - - -
只要是大師拍的就是好照片這點,真的很盲目
但自己體驗美感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不是說見仁見智就能說過去的
尤其是小品攝影,美感能力不足的人是沒辦法拍的,永遠都只會跑大景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對與錯的差別,只追大景只拍正妹的人有錯嗎?
不要因為不懂這張相片而批評、也不要因為看懂這張相片而貶低別人

所以囉!攝影除了影像,也是門人生藝術,彼此待人和氣、謙虛、多鼓勵。
而這才是樓主文章的重點,01網友們大概是對鍵盤攝影師一詞很感冒吧!


cchangg wrote:
對一件作品的評價,每個人都不一樣。
忠於自己的價值觀,追求自己的美學,才能最終有自己的作品。

所以,要吐槽 Jony Ive 和 Marc Newson 這台設計白爛,
就直接吐槽這台設計白爛。沒有什麼不對。

要看到人名才去欣賞作品,那已經失去自己了。

至於布列松或是郎靜山,他們都有大作,也都有不怎樣的作品。
只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要讚嘆或是要吐嘈,本來就是個人自由。



最後, Jony Ive 和 Marc Newson 這台設計白爛。
(Pentax K-01 的設計比這台有意思多了....)

這台是沒什麼特色啊,但很多人只要看到紅色可樂標與兩位「大師」的名字就會賣力吹捧。

更別說他兩人在談論這台相機時的態度真的讓人作嘔......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七條貓 wrote:
想研究了解蘇東坡的寒食帖,當然是需要了解他當時流放的原因、生平,當時的心境等等,
不過也不需要去研究他當時一天大便幾次,早餐喜歡吃甚麼這種瑣事,

你的說法實在是取其極端又吹毛求疵,想表達甚麼呢?


姑且不論你無視作者已死論點,回應你的說法。

你說的不是批評,而是欣賞作品。
欣賞作品當然要去深入瞭解他的背景對於作品的欣賞會有更進一步的幫助。
但是如果是批評文章的體例沒有對丈,沒有工整,沒有押韻,瞭解這些幹嘛?
今天批評相片手震、構圖都等同於上述所謂體例部分,也就是技術層面,
去探討他的拍攝動機或背景幹嘛?拍攝動機再好也無法彌補技術面的不足。

你都說是極端例子了,大便跟早餐就是想取極端例子想問一下所謂瞭解要到什麼程度。
不是叫你真的是瞭解早餐跟大便,也不是吹毛求疵,這種修辭方式原來這麼難理解,我還是講白話點好了。

再請問一下你讀寒食帖的時候,對蘇東坡瞭解多少?
請問一下要瞭解多少才能夠批評寒食帖?
原來N大講的「要瞭解才能批評」的論點,請問該當條件為何?
要極端到瞭解大便跟早餐嗎?

看來上面的問題也都被無視,然後誇張的用詞被扣個吹毛求疵,這樣的回文真的讓我獲益良多。

另外我沒讀過寒食帖,但很多作者心境都是後人推敲所得,
當事人的心境抒發其實就在他的作品裡,
古人誰在作品寫完還寫個心境或作品說明,是當作在交某攝影大賽作品喔XD

我覺得你們都很強,各自在自己領域頂出一片天。
鍵盤有鍵盤的風格
大師有大師的眉角

我自己只能姑且自稱----雜碎((攝影師不敢加,怕侮辱攝影師三個字))

用5D3+2470II
也只能拍出這種畫面模糊,沒有構圖概念的...東西((不敢說是照片,怕侮辱照片))


SwordDog wrote:
我看不懂,但我也不會批評他拍的爛。

小弟覺得讚美和批評都沒有什麼不對
邱老師舉例用的第一張圖雖然有許多有趣的性質
但缺乏色彩, 畫質鬆軟, 沒有主題... 這些也都是事實
就好像我煮一碗麵, 你覺得太淡說不好吃一樣, 很平常呀
只是用正面的態度去欣賞, 自己的收獲可能比較多一點

另外小弟對布列松, 亞當斯這些大師拍的照片實在提不起興趣
雖然有著大師的光環, 但一看就是覺得好像 N 年前的初中課本
許多默默無名的網友照片反而更令我驚豔

七條貓 wrote:
想研究了解蘇東坡的寒食帖,當然是需要了解他當時流放的原因、生平,當時的心境等等,
不過也不需要去研究他當時一天大便幾次,早餐喜歡吃甚麼這種瑣事,

明代的仇英, 唐伯虎的春宮畫, 在中國史上也很有名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實際看過
光看到那幾個豬一樣身材, 不知是男是女的疊在一起
我直接就消火降旗了...
他們的身世背景或當地民俗, 什麼都好, 不管怎麼研究
能看著他們春畫出來的, 快去各大醫院掛號檢查一下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什麼鬼世界 wrote:

為什麼一定要當上巨人才可以評論別人

如同,一定要會煮菜才能去說別人的菜好不好吃?...(恕刪)


能評論作品的人, 本身並不需要是在當下能進行創作的巨人. 美感和創作能力是兩回事, 如同美食家長處是在品嚐能力和寫作, 不在於烹飪. 舉例來說, 卞和慧眼能識和氏璧, 但是並不能像玉匠一般的雕琢, 倘若有雕琢能力的話, 他就不會白白受刖足之刑了.

但是創造好作品則是需要美感和創作能力兼具 (當然說瞎貓碰上死耗子的可能性也是有, 機會甚小)

什麼鬼世界 wrote:

首創之人的歷史地位無庸置疑

後人的作品,都叫臨摹複製加以改進

那創新何解?

小弟不懂,請指教...(恕刪)


說指教不敢, 討論討論. 弟認為"再創新" 是由原先的首創中走出不同的路改進精良(ex發明火藥和變成砲彈是相同原理, 但是都是非常具有創新力), 臨摹複製是照本宣科, 雖然同樣是好作品, 但談不上創新.
然而說到歷史地位, 則不見得都是首創之人居首, 很多技藝其實都是發揚光大者留名, 創始者卻早已亡佚.
^^A 請多多指教~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