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跟底下的主管說,一個人的表達方式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素養到達什麼程度,(素養是很多層面的綜合),但是在討論事情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理性,讓人知道你表達的意見不是站在私人利益考量,這樣才不至於讓聽或看的人產生情緒性的想法,這點是雙方面都要去注重的,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樣的法則不管你是在什麼場合(工作,朋友,親人)之間的相處都是適用的,當然越親近或了解的人會有包容的彈性,但是在網路上,誰都不認識誰的狀態下,這樣的表達法則更顯重要
這位發文的朋友,其實他的文我並沒有感受到過多或強烈的情緒感,只是在描述的方向與用詞上因為未深入斟酌,導致在面臨各種觀點利劍時,保護性不夠
當然,沒有人的表達是無懈可擊的,我只是提醒大家,當你開始表達時,就必須要體認到不一定能得到每個人的認同,而你是否做了適當的準備來承受或者因應,千萬不要輕率地開始然後帶著失落,憤怒,傷心而結束
期待大家都能站在讓世界更真更善更美的方向上,省思自己並包容別人,讓我們的交流別再充滿火藥味,我想台灣的社會會因大家小小的努力變得更好的,加油
PS.我們都身處政治惡鬥的環境,也承擔著惡鬥後的結果,期待在非政治的領域上,大家能夠擺脫那樣的模式,因為承擔後果的都是我們以及下一代,大家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