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qa wrote:好賺??????你確...(恕刪) 怎了? 設備很多很貴,流程繁瑣,我也是在做電子製造業製程方面的,我比你不懂嗎?真的還是一句話,鏡頭利潤不低,一顆幾10萬...滋滋滋當大家都在做的時候,就是跌價的開始!
新聞報的東西聽聽參考一下就好我以前在活塞公司模具設計部門上班bmw有幾款車的活塞原模還是我開發製造的你知道德國人派一組團隊來台灣天天盯者我任何一點加工完的碎削他們通通收好帶走因為材料也是商業機密這樣一個模具要花多少錢才做的出來回去以後大量生產當然便宜以光陽機車來說(不說哪一台)一個活塞我們公司出給光陽一個才幾十元可是你去機車行換一個光材料就1000~2000但是媒體只會報幾十元的工廠價那是因為人家一次訂幾萬個才有這種價錢阿如果光陽一次只買一個加上開模費一個機車活塞沒有算他10幾萬公司一定賠錢同理可證人家是工廠量產成本才能壓低獲利新聞...已經快變八卦了聽聽就好
前面有幾位有點到的,生產的量就是一個問題。因為不是大家都會買那麼高階的相機,一般相機可能花四百萬開完全套的模具好了,可能賣個兩萬台好了。但是高階相機就當作模具成本相同好了,但是可能銷售量就只有百分之十甚至更低,單就模具費用上分攤出來的成本差異上就不小Orz另外就是加工精度也比較高吧....以前在公司算成本的時候生產部門就叮嚀說...鐵管一隻隻裁切的價格就跟整把裁切的成本會不同....當然精準度也有相當大的差異XD小杰1607 wrote:前幾天看了新聞,報導...(恕刪)
用相同的成本 創造不同的價值不就是看誰比較厲害有的人1000可以賺2000 利害有的人1000可以賺10000 佩服以此類推商品的價值不就在創造價值嗎 且有人買單那勞力服務勒 成本怎麼算知道成本低 但能賣高價只能說能所別人不能不就是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