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riellin wrote:
底片的顯影是一種化學...(恕刪)
致G大:
其實影像有後製與無後製沒有一定的準則及標準,沒錯!許多攝友的認為傳統底片攝影後的沖洗中加東加西或做處理,這的確也算是一種後製,就算標準程序沖印而打印小姐的主觀幫該照片增減格也算是後製,這我也認同,只是那種後製尤其是最後的主觀增減格應該算是範圍內的處理,而現在因影像轉為數位化且人人皆可一機甚至好幾機,又拜科技電腦之普及,影像攝影已經無門檻了,不像早期底片時代的單純了,想當年由傳統轉數位時心中也一陣掙扎,但時代轉變不得不轉換。.....

現在的影像處理技巧也因太容易上手,所以拍回來感覺不妥就拉一下就改一下甚至加一下,我想這就真的是算後製,而後製也無妨,只是在目前還沒有有所分野的時代過程中就會產生兩造對立互相"鄙視"甚至在言論上做攻擊。老實說:我是科班出身,多年來也一直從事我從小即熱愛的攝影至今,也常到社團或單位做分享,每次我的開場白就是:「攝影只是一個把您所看到而真實的單純記錄」而已。不否認攝影有更多的主觀意識,但可悲是美與醜往往是"操控在旁人手上",為了討好只好做些"修飾"以博得青睞,其實拍久了自然就有自己的風格,因為每個人皆有獨立的思想及喜好。
而經過"修飾"後的影像不否認一定是更完美的佳作,只是若非為了商業考量之作,那已喪失攝影之本質---真實紀錄。就好比如看到一座橋很美,以我們的攝影眼將它的曲線更完美的呈現拍攝,但覺得光線單調而後製把燈光處理的五顏六色瑞氣千條,有沒有比較美?也許是很美,但是跟真實卻不然,當然這年頭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但攝影是一種技巧,而技巧是需長期的沈湎及經驗的累積而成,我並非排斥後製,再者我幾乎是與後製為伍,但這是商業之需求,我不敢也不會說這是攝影之作,就像我們後製之鼻祖「郎老」他成名之作也是中、後期之作幾乎是以暗房中"燒"的技巧去處理影像,但他自己及週遭的攝友會稱「暗房技巧作品」而非攝影作品。
大家都是熱愛攝影....共勉之啦!.....

JPANA wrote:
莫非當晚您也是其中一...(恕刪)
effo wrote:
又來了! 有完沒完
在另一文我說[照相人怪別人照相妨礙他,哪們子邏輯], 其實我還真沒針對誰(坦白講我沒有仔細看大家的文章,嗆來嗆去也總是那麼回事), 但有人馬上對號入座
寫一大篇說想法也跟我一樣(哪何必解釋跟不爽) 還念了我一句自以為正義
真的誤會了 我還真不是因為正義, 我自知是很陰險猥瑣的, 巴不得擠在橋上檔路的相機跟攝影者通通掉到水裏 還我一個清淨的大自然視野
其實很矛盾 幾十年前我也是這樣做, 但人少時是修身養性的藝術嗜好, 想不通人一多怎就招人厭?
風景點美景前一排人一排腳架機器 一檔就是幾小時, 還有先來的規矩哩...檔人欣賞卻不讓人檔你照相
捫心自問 道理通嗎
是嗎? 你閉著眼睛開槍都能打到人,睜開眼還能說蝦話!
力害力害!小弟自上次的回馬槍還沒好哩...
但你的行為的確符合陰險猥瑣的人會做的事~
我也尊重你的立場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