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努力半世紀 台灣第一個攝影系成立


infoto wrote:
但是藝術圈內不可能靠裙帶關係
作品不夠好,就不可能獲得藝廊/美術館典藏...(恕刪)


這個是不是也要靠關係, 才有老師可以幫你把作品推薦出去?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stevennash1 wrote:
不是很划算,情願高中畢業去當攝助從實務面慢慢磨練功夫比較實在點!.......(恕刪)


話不能這麼說~ 尤其是要走創作路線的話,
攝助很多只是實務和技巧, 但對於攝影的歷史,
攝影和社會的關係, 這些都要上課才有機會學到~
當然要自己找書找論文來讀也是可以啦~
FB:facebook.com/photographyeye
weechia wrote:
這個是不是也要靠關係, 才有老師可以幫你把作品推薦出去?


不僅是"老師"
跟藝廊. 經紀人. 創作者. 藏家. 觀眾等各路人脈經營好關係都很重要
機會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存在
不管作哪一行
我相信道理都一樣

作品好. 有實力. 只是門檻/入場卷而已. 老實說裡面沒有誰是差的/不好的

好產品被代理商玩死一類的
大家也不是沒見過


weechia wrote:
這個是不是也要靠關係, 才有老師可以幫你把作品推薦出去?


如果你東西夠好,有老師願意用他的專業替你背書推薦,理所當然
不夠好,當掉都來不及了,還靠關係?

文包 wrote:
不僅是"老師"
跟藝廊. 經紀人. 創作者. 藏家. 觀眾等各路人脈經營好關係都很重要
機會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存在
不管作哪一行
我相信道理都一樣


也別再散佈似是而非的說法了吧

會有收藏家拿自己的錢,投資在沒有價值的作品上?
會有藝廊/經紀人拿著自己經營多年的名聲,賭在沒有藝術涵養的作品上?
換作是你,你肯嗎?

靠關係,說了那麼久,你也江湖走跳很久了,有發生過哪家經紀人要捧你?
infoto wrote:
會有收藏家拿自己的錢,投資在沒有價值的作品上?
會有藝廊/經紀人拿著自己經營多年的名聲,賭在沒有藝術涵養的作品上?
換作是你,你肯嗎?


在這個圈子裡. 不論是所謂什麼藝術涵養. 還是作品論述. 還是媒材技法
是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門檻
沒有誰比較強. 無所謂高下優劣. 也很難比較
銷售的成績與銷售價格行情. 也不是靠什麼"作品好不好"來決定的

fashsboy wrote:
就算是研究所也是要用"考"的吧?!

請問沒有大學 那研究所要拿什麼來考?

照你這種邏輯

那在國片蕭條時 台藝大的電影系也可以廢一廢啦



誰告訴你沒有讀攝影系不能考攝影所的?

又是為何你以為只有電影系能考電影所?

文學系不行嗎? 動畫系不行嗎? 戲劇系不行嗎?

有X孫子有錢不行嗎?


文包 wrote:
在這個圈子裡. 不論是所謂什麼藝術涵養. 還是作品論述. 還是媒材技法
是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門檻
沒有誰比較強. 無所謂高下優劣. 也很難比較


歐,又打起太極了
可以去你朋友辦的攝影批鬥大會旁聽幾場嗎?
100元你又不是花不起,既可學習又可以打好關係,這麼好康不去嗎?

口口聲聲推薦攝影評論學,卻連評論都不會,還硬要講什麼很難比較
書都不知道怎麼讀的~~

TaiwanPhoto wrote:
各位會不會替這第一所攝影系擔太多的憂慮 ?

攝影,不是只有攝影攝影.不是只有放相沖印大圖輸出.
它是一門龐大學問學科.台灣才第一所攝影系準備要成立而已.何必過多憂慮呢

如果它只是招收一班50人. 十年後也只多有500位. 就號稱人口有二千萬的台灣.
十年後才僅有500位正科班出身的攝影系畢業生.其實還是比例很少的.何必擔憂其出路


呵, 兄台以二千萬人口來估算實屬過於樂觀了~ ^^

應該要以企業主的數量來估算才正確,

殊不知台灣產業外移多嚴重?

中低階的--> 直接用原廠的圖稿, 賺都賺不到....連美編人員也甭想賺這筆.

高階的--> 大陸的商攝夠用就好, 比台灣更便宜, 一稿二地用. 想賺這種的, 還得壓低價碼哩.

最高階的-->才有資金在區域市場拍攝專稿, 但你想有多少台灣當地攝影同業可接到案子?

以上的情形只會隨著二岸互動愈來愈緊密而愈來愈嚴重.

所以吾人如何不擔憂呢?


而且一直沒有人正視世新攝影為何倒閉的問題?

連在北部地區如此接近業界,接近市場, 接近師資, 具有充份文藝資源的首都都會倒了,

不知在高雄文化沙漠, 如何滋潤發展?

咆哮的惡魔 wrote:
其實業界有心提昇自己水準的人應該也很多...

不過只要社會大眾(尤其是掏錢的客戶)一直輕視這類文創產業的附加價值....

就算從業人員再怎麼有心還是白搞...



沒錯, 我想說的也是如此, 所以開個攝影研究所提供職業攝影師(家)一個進修的環境就夠了,

市場已經不在台灣了嚴重往大陸傾斜, 很多廠商都大陸發案, 又便宜又快速.

所以只能衝品質而不是在僧多粥少的攝影執業市場再丟那麼多不需要的人力了....

說不定攝影師也要22K了, 攝影研究所比攝影系更符合市場需求,也更急迫.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