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樓主的照片來說很不錯也都在水準之上,只是彙集起來少了核心意念。
有些意見不討好但是珍貴,也是促使進步的動力之一。
LYAHAU wrote:
關於以嚴謹的態度來操作數位器材,例如重視光線與題材等,個人也持肯定意見。但面對數位攝影的時代,對數位器材做了 "過度" 的限制--例如不使用預覽,或是限制拍攝數量--雖然是個人自由,卻多少違反了器材演進與發展的原則。觀之底片的發展方向,也是朝提升攝影的便利性為主。
多數人都不需要這麼學習,但是對攝影有另一番執著的學習者可以當成修煉的一環。
一流的學院會先教新生由學理基礎開始,第一步實做就是使用底片拍照或拍影片。除了瞭解理論基礎之外因為底片的應用使用條件限制或高成本等都會讓學生(尤其是新時代成長的小孩)更認真面對並珍惜影像產生的過程。
基本態度及硬工夫打好基礎對往後的創作可以更得心應手而不至於把路走歪。
最後
拜讀了樓主前一篇文感想,
每個同好或同業在踏上攝影這條路的時後都有內心的期待,我說的就是初衷。
無論經歷了幾年攝影路,每當按下快門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感動了什麼?期待什麼?還是腦中飄過曾經閱覽過不錯的構圖和光影呈現?
拍完後的討好及滿足點又是什麼?
最後目的是什麼?
說了一堆什麼跟問號,這也是小弟多年來不斷對自己提問的問題。
跳脫腦中學習過程的影像記憶,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攝影家 -----可以是攝影玩家或得道的大師。
攝影師------可以是月入百萬的大師也可以是月入數萬的小師傅。
沒那麼複雜,只端看自己是否把這喜好賦予太搞的使命內心想得太複雜了。
別人成功的經驗套在自己身上百分之九十九不能複製成功,
但是別人失敗的經驗套在自己身上百分之九十九會失敗。
共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