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玉泉公園
相機:Canon EOS Kiss X(400D)
上星期六帶女兒去公園玩,拍了一些照片,一位帶著G7的爸爸在我後面站了一陣子以後,終於開口問我說,「是不是一定要DSLR才能拍到盪鞦韆」,這......老實說,我對G7不熟,所以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後來小弟搜尋了01上的一些文章,發現大家都說快門要快,但實際上只有快門快還是不行。
小弟發現這似乎是許多爸媽的共同疑惑,於是跟各位在這裡分享一下,如何拍盪鞦韆、溜滑梯的小孩。溜滑梯方法比盪鞦韆更容易,步驟二可以把MF換成AF。
步驟一:先觀察盪鞦韆的動線
首先要花一些時間先觀察小孩盪鞦韆的頻率跟高度。這個觀察是為了考慮快門(可以快不能慢)、距離、跟預測小孩進到拍攝區域的速度跟位置。
步驟二:手動對焦
網路上很多人都說快門要夠快,其實不管快門多快,對焦的速度跟不上物體的移動,快門再快也沒用。所以應該採用「手動對焦」。透過觀景窗在每次小孩進入拍攝位置的時候就進行一次手動對焦,然後不斷地調校,一直到對到焦為止。MF對於習慣使用AF的人可能需要一些練習。如果是溜滑梯的話先AF對到焦以後,把AF撥到MF就行了。
步驟三:默算準備按快門
盪鞦韆在兩個最高點的速度最慢,是最容易拍攝的位置,如果你要正拍,那建議是後面那個高點,如果是側拍,就可以拍到前面那個高點(正拍只會拍到一雙大腳啦)。基本上在小孩的任何一個身體部位進入拍攝位置後,就要開始準備,由於對焦的點就那麼一個,因此當小孩從模糊變成清晰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不斷按快門了。
步驟四:檢視 & 調整
以下這張照片就是這樣拍成的喔。還有一個重點:儘量在光線充足的時候去拍,光線不夠的時候不但快門速度快不起來,蚊子也會很多。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