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攝影愛好者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自己手上的恆定光圈鏡頭,某些型號恆定光圈鏡頭在廣角端時的"光圈葉片",其實是稍微縮小的,當然這並不影響進光量,f2.8仍舊是f2.8,f4仍舊是f4。
我觀察了我手邊五顆恆定光圈鏡頭,另外還有一台DC:
1. Nikon 80-200mm f2.8小黑一
2. Nikon 70-210mm f4舊AF小黑
3. Nikon 35-70mm f2.8D初代標準變焦鏡皇
4. Nikon 28-70mm f2.8D標準變焦鏡皇
5. Nikon 24-120mm f4 VR
6. Sony RX10一代1吋DC 實體焦距8.8-73.3mm f2.8
1和2無論在何種焦段,開最大光圈時"光圈葉片"都是在最大的位置,但3,4,5,6在廣角端時,從前玉或後玉看進去會發現"光圈葉片"實際上是略為縮小的,而且越高倍率的鏡頭,廣角端"光圈葉片"也就縮小的越多,而隨著焦距拉長,這些在廣角端略為縮小的"光圈葉片"就慢慢張大,到望遠端時就張到最大了。而另一個發現是剛好1和2是內變焦設計,變焦時鏡筒長度不變,而3,4,5,6是外變焦,變焦時鏡筒會伸縮,是否是所有外邊焦恆定光圈鏡頭在廣角端都要略為縮小光圈葉片呢?
這讓我非常好奇,如果把這些外變焦鏡頭的光圈葉片拆除,在廣角端時成像會發生什麼事情,財力有限無法親自實驗,故想了幾種可能性:
1. 拆除光圈葉片後畫面仍舊跟原本一樣,但如果是一樣,為何要做廣角端光圈葉片略為縮小的設計?
2. 進光量增加,但只有畫面中間變亮,四周維持原本亮度,變成暗角嚴重的畫面所以不實用,故要略為縮小光圈葉片,維持原本恆定光圈即可。
3. 進光量增加,整體亮度也提升,但周邊畫質變得很差所以不實用,故要略為縮小光圈葉片,維持原本恆定光圈即可。
不知這樣敘述是否好理解,因爬文也沒有相關討論,故請教各位前輩,感謝。
https://lambdares.com/oslo
https://linosoptics.excelitas.com/en/Optics-Software/Winlens-Optical-Design-Software/Free-Winlens-Basic/Free-software-Winlens-Basic.html
https://openraytrace.sourceforge.net/
https://github.com/campagnola/pyoptics
內文搜尋

X